笔趣阁 > 列国纪事 > 第十三章 管仲拜相

第十三章 管仲拜相


  齐桓公一举击溃鲁国护送公子纠的大队人马,缴获了鲁庄公的戎车和旗帜,异常兴奋。准备乘胜出击,彻底打垮鲁国,以威慑四邻,同时捉拿管仲,报一箭之仇。正考虑时,鲍叔牙进来了,遂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鲍叔牙明知故问:

  “主公打算如何处置管仲?”

  “烹杀他!”

  “他要是逃离鲁国呢?”

  “他逃到那里,寡人就追到那里。”

  “如果是个强大的国度,他们会让您随便抓人吗?”

  “先生想说什么?”

  “管仲可以使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他逃到那里,那里就会兴盛。”鲍叔牙动情地说。“我很幸运能够跟随您,拥戴您继承君位,可我无力使您更为尊贵。治理齐国,有我和高傒就足够了。但是,您如果还想称霸天下,那就非管仲莫可了,望主公三思……”

  “仅凭这几句话,就想搭救你的朋友?”

  “不,不是救管仲,我是要救齐国啊!”鲍叔牙说。“我是真不能胜任ri后的大业。至少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安国抚民,稳定时局,我不如他;洞察内外,抓住根本,我不如他;运筹帷幄,取信于民,我不如他;设规定范,教化民众,将礼义推及四方,我不如他;执令旗于军门,指挥兵马,使将士更为英勇,我不如他……”

  “讲完了?”齐桓公故意地说,“一箭之仇,就这么了结了?”

  “关键时刻,各为其主,这是大义!如果您赦免了他的罪过,他同样会将自己的全部才智乃至生命献给您啊!”

  “是吗?”齐桓公一眼不眨地盯着鲍叔牙,然后开心地笑了。扬起他宽大的衣袖,不无骄矜地说:

  “寡人乃大国之君,何谈一己之仇啊!”

  齐桓公依照鲍叔牙的计谋,给鲁庄公写了封信。信中提到公子纠时,他还是咬了咬牙,让鲁国代为除之,免得留下后患。于是,鲍叔牙亲自将桓公的书简送到鲁国,鲁庄公见信中写道:

  公子纠屡有篡夺君位之心,实乃叛逆。新君既立,本

  应如期归国谢罪,竟置若罔闻,罪不容赦。寡人不忍亲自

  动刑,请鲁君代为了断。另外,管仲、召忽二人均为公子

  纠的师傅,助纣为虐,多行不义。且管仲与寡人有一箭之

  仇,不共戴天。必yu将其剁成肉酱,方解寡人之恨。为此

  派大夫鲍叔牙亲临上国,押解罪犯。不然,寡人将亲率重

  兵围剿上国,以缉拿罪犯。

  鲁庄公看了书信,十分恐惧,遂派人在笙窦杀了公子纠。召忽见公子遇难,也自杀了。鲁庄公让士师给管仲上了刑具,当面交予鲍叔牙。于是,鲍叔牙押解管仲离开鲁国。到达齐国的堂阜后,立即除去了管仲的脚镣手铐,为之沐浴三次,熏香三次,亲自端来好酒好菜,然后才告诉管仲说:“齐侯已经赦免了你的罪过,既往不咎,并将委以重任!”

  管仲很激动,紧紧地握着鲍叔牙的双手,热泪夺眶而出,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啊!”

  鲍叔牙也受到管仲的感染,强忍泪水,恳切地说:“不要说得这么重啊,让我如何承受得起!如果朋友不能在危难之时相助,那还叫朋友吗?‘君子之交淡如水。’我还是喜欢这句话。再说,我竭力保举你,你以为我只是为了你吗?”鲍叔牙摇了摇头说,“其实,我也是替齐侯着想,为齐国尽力,这是我的职责啊!我是这个国家的大夫,君主身边的重臣,我的国君和我的国家都需要你。如果你这样想,就会心平气和地接受我的帮助了。”

  鲍叔牙对自己的行为,做了一个朴素的阐释。他愈是这样说,他在管仲心目中的形象就愈为高大,愈加敬仰和钦佩。

  回到临淄以后,鲍叔牙立刻带着管仲去见齐桓公。

  这是管仲第一次看见做了国君的小白。

  一个英姿勃发,年轻气盛的君主。管仲从他身上感觉到了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那个不久以前倒在他箭下的公子小白,还不时在他眼前闪现。他几乎不敢正视这个曾经熟悉的依然锋芒毕露的青年,一种莫名的惶恐萦绕心头。

  齐桓公似乎觉察到了管仲的心理变化,他以特别隆重的礼仪接见了管仲,而且请他坐在自己的对面。推心置腹地说:“先生是寡人的长辈,寡人很敬重先生的才华和品德。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既来之则安之,寡人都不计较了,先生还要计较吗?咱们两人都从脚下开始!”

  于是,齐桓公授予管仲大夫爵位,任用他做相国,主持国政。齐桓公用自己的言行打消了管仲的思想顾虑。

  自此,管仲便在齐国开始了他的辉煌人生。

  鲍叔牙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他兴奋地对齐桓公说:“主公今ri有了管仲,如虎添翼,振兴齐国,称霸天下,指ri可待!难道主公不想庆贺一下吗?”

  齐桓公恍然大悟,猛击几案,“嗨”了一声,说道:“只顾高兴,差点忘了一件大事。快!就在这殿堂之上,摆起酒筵,为相国压惊接风。寡人要与诸位爱卿一醉方休!”

  齐桓公登基以来,喜事连连。今ri又得管仲,更激起了他的勃勃雄心。在他的鼓动和示意下,隰朋、高傒等股肱之臣,频频举杯,向管仲道贺。

  盛情难却,管仲向齐侯及各位大夫一一道谢,诚恳地表达了自己报效齐国的拳拳之心。然后,双手捧起酒杯,恭敬地走到鲍叔牙的面前,说:“今ri借主公的美酒,献上兄弟的绵绵深情。望鲍叔兄一如既往,鼎立相助,辅佐齐侯大展宏图……一切尽在酒中!”

  “好!听你的。”

  鲍叔牙深深鞠了一躬,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管仲回到自己的座席,不无感慨地对大家说:“君主器重我管仲,大家都知道是因为鲍叔牙的举荐,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鲍叔牙何以要举荐我?我想说给大家听听。”他接着说:

  “我生在颍上(今安徽阜阳),出身卑贱。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牙一起经商,每次分红我总要多拿一些,他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家境贫寒;有一段时间,我曾经替他谋划生意,接连亏损,使他历尽艰辛,他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经商的事情,有赢也就有亏;以前,我曾经几次出仕为政,都被君主罢免了,他不认为我没有才干,因为他知道是我的机遇不好,没有遇见明君;年轻时我曾经几次参军打仗,几乎每次都败退下来,甚至临阵脱逃,他不认为我胆怯,因为他知道我家里尚有年迈的母亲;这次公子纠失败,召忽将军为公子殉难自杀,而我却宁愿为囚受辱,他不认为我无耻,因为他知道我常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从不因小节感到耻辱。所以我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因为他知道我可以使齐国兴盛,能辅佐齐侯成就霸业……”

  ——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像金石一般坚贞而又晶莹!

  管仲的表白,让齐桓公耳目一新。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友谊和信任的价值。他首先站起来鼓掌了。

  ——这种感受对齐桓公来说太重要了。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他把对管仲的友谊和信任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他甚至不顾帝王的九五之尊,真心实意地奉管仲为相父,对管仲的一系列改革与部署,言听计从。

  鲍叔牙是真君子。他把管仲推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位置,自己却不为名利所动,心甘情愿地屈身管仲之下。因此,他的子子孙孙,世代享受俸禄。天下人不称道管仲的贤能,而传颂鲍叔牙知人善任的美德。


  (https://www.biqwo.com/dudu/2/2786/148032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