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妈咪托福 > 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崎核爆

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崎核爆


  “前方十点钟方向发现目标,各单位注意,前方十点钟方向发现目标。”先导机发出信息。

  “收到。”

  “调整航向,发现航母,重复,发现航母,共三艘。”

  “第一大队准备攻击。”

  “第一小队攻击飞龙,第二小队攻击苍龙,第三小队攻击赤城。第四小队跟随第一中队攻击。”

  “明白。”

  “各小队找准目标,调整航向,准备攻击。”

  “收到。”

  。。。。。。

  先导机的瞄准手,牢牢的把飞龙号盯着,“往左,再往左一点儿。”

  “明白,往左。”

  “稳住,稳住。”

  “投弹,投弹。”

  一颗巨型大满贯炸弹投了下去,后续各机组照着先导机的投弹顺序,跟着投下了自己携带的大满贯。

  “返航,返航。”

  “明白。”

  巨大的爆炸引起的冲击波,甚至将在高空飞行的飞机弄得颠簸起来。

  “命中目标,重复,命中目标。”

  。。。。。。

  第一战略空军师的400架飞机投下的400枚大满贯,在夜色中,成功命中了3艘航空母舰,不过这仅仅是开始。

  第3攻击大队的一枚大满贯甚至将航空母舰上停着的战机掀飞到远处的长崎市。

  一道耀眼的光芒闪起,在长崎市上空被意外引爆的核弹,剧烈的强光将整个长崎市笼罩起来,不久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

  核爆引起的冲击波,不但将数十架B-17轰炸机冲的偏离了航道,还将日本联合舰队彻底卷入了海底。

  *********************************************************************

  *********************************************************************

  “警报,警报,发现核弹攻击。”全息地图上突然响起红色警报。

  “核弹攻击?”叶花生愣了一下,打开全息地图仔细看了看,这才明白日本人是打算用核弹轰炸上海,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前方战机传回来的影像,让叶花生身临其境的经历了一次核爆,这种毁灭性的攻击,这是超越人类能够掌控的范围的。

  “还好他们没有把洲际导弹带过来。”叶花生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冷汗。

  小泉他们是很想把洲际导弹带来的,但是因为个头儿太大,所以才作罢。

  “心电侦测机构,给我全力侦测,这个世界还有多少枚核弹头?”叶花生想起了那份情报,说有十几名穿越者到了这个世界,只是叶花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连核弹也带过来了。

  核弹三轴心,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为了保卫地球不被这些核弹毁灭而开始的,这让叶花生有点没有心理准备。

  “司令,根据报告,日本人的联合舰队已经在核爆炸中全军覆没,是否还需要进行下一轮攻击。”

  “停止攻击。”叶花生想了想,“命令全力警戒。侦测部门速度把所有的力量放到核弹追踪上。”

  “是。”

  “到底这帮家伙带来了几枚?”叶花生自言自语道。

  *********************************************************************

  *********************************************************************

  “陛下,”近卫文麿鞠了一躬,“有个紧急情况,必须深夜打扰您休息。”

  “紧急情况?”裕仁皱了皱眉头,被人在深夜从被窝里面拉起来,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在半个小时前,我们接到了联合舰队发来的紧急讯息。”

  “嗯?怎么了?”裕仁一听到是联合舰队的讯息,问道。

  “他们报告说,在长崎附近,遭到不明飞机的空袭。”近卫文麿小心翼翼的说道。

  “遭到攻击?”裕仁有点想不明白了,有这么远作战半径的飞机吗?

  “是的,不过,”近卫文麿小心翼翼的鞠了一躬,“到现在我们没有再收到他们的讯息。”

  “没有联系上吗?”

  “是的,陛下,此后就一直联系不上了。”

  “八嘎,你不知道联系长崎吗?”

  “陛下,”近卫文麿伏在地上不敢起来,“长崎也联系不上。”

  “一群废物。”裕仁大怒,“命令他们立刻和联合舰队取得联系。”

  “嗨伊。”近卫文麿退了出去,擦了擦汗,直奔军部去了。

  *********************************************************************

  *********************************************************************

  小泉神一郎死了。

  他死的很憋屈,因为这枚核弹,原本是他希望投在美国的,结果最后还是在长崎被引爆了。

  不过他没有机会看到这一点,因为在第二轮轰炸中,他就已经被炸死了。

  10吨重的大满贯,即便是没有命中目标,也会在目标周围引起巨大的爆炸和冲击波,而他那个时候,正好站在甲板上看那颗装载在飞机上的核弹,突如其来的冲击波将他直接甩到半空。

  他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野望,攻占支那,攻占夏威夷,攻占东南亚,征服美国。

  连带这次损失的,是日本帝国近百年累积起来的庞大舰队,失去了这只舰队,日本将重新回到一个弱国的位置,这是小泉临死都不能瞑目的原因。

  铁血社的日本航母海,也随着小泉的死,一起烟消云散了。

  巨舰大炮理论也罢,航空母舰理论也罢,都随之而去了。

  没有这只舰队,俄国人会很快出兵在日本沿海寻找他们渴望已久的不冻岗,届时,他们是不会允许日本有机会重振他们的海军的。

  *********************************************************************

  *********************************************************************

  夜深了,叶花生还没有睡,徐凤娇在旁边静静的陪着他。

  时而叹气,时而站起来走走,叶花生是坐立不安,而徐凤娇不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到底在焦虑什么,感觉自己又帮不上忙,也跟着坐在旁边焦虑,只不过没有叶花生表现的那么明显。

  “如果还有其他的核弹,那么就麻烦了。”叶花生自言自语道,如果这些核弹被通过货运客轮,带到上海范围内,那么自己也无法防御了。

  根据情报,穿越的人里面,有德国人,还有意大利人,他们会不会铤而走险,利用货轮,将核弹偷运到上海,再引爆呢?这是叶花生坐立不安的原因。

  “怎么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叶花生喃喃自语。

  徐凤娇坐在旁边,看着叶花生一会儿自言自语,一会儿在纸上涂涂画画,自己也看不明白。

  “报告,”突然门外响起了声音。

  “有结果了吗?”叶花生一下跳了起来,急忙跑过去打开门。

  “根据最新侦测结果,在德国柏林还有一颗核弹,在意大利的罗马,也有一颗。”

  “这两枚核弹,现在还在原地吗?”

  “嗯,没有被移动的迹象。”

  “全力监控,”叶花生听说这两枚核弹,目前还在原地的消息,松了口气。

  “是。”

  这个世界,在二战当中,原本就是被引爆三颗核弹,试验了一颗,长崎一颗,广岛一颗,造成了几十万人的死亡,以及后期的核辐射对人的伤害。

  *********************************************************************

  *********************************************************************

  1938年,哈恩成功地实现铀原子的核分裂,震动了全球科学界。匈牙利血统的美国物理学家西拉德(Szilard,1898-1964)1939年7月邀请了另外两名匈牙利血统的物理学家威格纳(E.P.Wigner,1902-1995)和特勒,一起拜访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罗斯福总统的私人顾问萨克斯,陈述了研制核武器对于战争进程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作用。

  8月,爱因斯坦即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详细阐述了研制原子弹的重要性。萨克斯在白宫和罗斯福共进早餐的时候,还讲了一个历史故事,大意是拿破仑由于没有支持发明汽船的富尔顿,因此错过了用汽船装备法国海军打败美国的机会。罗斯福被萨克斯的论证所打动,决定支持研制原子弹的工作。

  1939年10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成立“铀顾问委会员”。

  1941年7月,英国政府派出科学家代表团到美国,并希望同美国合作研制开发原子弹。

  10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写信给英国首相丘吉尔建议两国科学家合作研制原子弹。

  1942年初,美国科学家虽然对原子弹的机制、应该努力的方向、甚至费用和时间都有了大致的构想,但核研究的庞大工程已经超过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能力。当时美国经济已经转向战争,没有一家工业公司能在短期内完成有关生产设施的建设。美国核研究的负责人之一布什认为,只有给军队以最高优先权,才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核原料来。

  1942年3月9日,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强调了原子弹的光明前景,提出把全部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移交给军队。

  6月17日,布什给罗斯福准备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罗斯福立即批复了布什的报告。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的支持下,美国军方同意按原S-1委员会(负责铀研究的一个机构)的建议,开始建设4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和其他的研制、生产基地。

  军队把整个计划取名为“代用材料发展实验室”,指派美国军事工程部的马歇尔上校负责全部行动。由于马歇尔上校循规蹈矩,与科学顾问们又合不来,使研究计划优先权的升级和气体分离工厂地址的选择拖延了两个月。

  9月,政府战时办公室和军队高层领导决定,领导修建美国国防部大楼——五角大楼的格罗夫斯上校接替马歇尔上校。格罗夫斯在赴任之前,被提升为准将。

  格罗夫斯在上任后不到48小时内就成功地把计划的优先权升为最高级,并选定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作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基地。

  因为马歇尔上校的总办公室最初将设在纽约城,他们决定把新管区的名称命名为“曼哈顿”。于是,“曼哈顿工程区(或简称为曼工区)”就这样诞生了。美国整个核研究计划不久后取名为“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赶在战争结束以前造出原子弹。虽然在这个计划以前,S-1执行委员会就肯定了它的可行性,但要实现这一新的爆炸,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在劳伦斯、康普顿等人的推荐下,格罗夫斯请奥本海默负责这一工作。为了使原子弹研究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根据奥本海默的建议,军事当局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快中子反应和原子弹结构研究基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奥本海默凭着他的才能与智慧,以及他对于原子弹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命,才使他在日后赢得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的称号。

  奥本海默开始时对困难估计不足,认为只要6名物理学家和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但实验室到1945年时,发展到拥有2000多名文职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军事人员,其中包括1000多名科学家。

  鉴于大多数科学家都反对实验室的军事化,格罗夫斯同意加州大学成为洛斯阿拉莫斯名义上的管理单位和合同保证单位,基地的军队负责实验室建设、后勤供应和安全保障。这就保证了实验室内部的自由学术讨论。奥本海默鼓励科学家们大胆地讨论原子弹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即使看门人的意见,也会对原子弹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奥本海默注意倾听任何人的意见,掌握着整个实验进程。有些参与核研究的物理学家后来回忆说,他们自己甚至都不如奥本海默清楚自己工作的细节和进展。在很多问题上,都是由于奥本海默的决断才取得突破,保证了原子弹研制时间表的执行。奥本海默在科学家、普通职工和政府官员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洛斯阿拉莫斯素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营”之誉,人们称奥本海默为这个集中营的“营长”。奥本海默没有获过诺贝尔奖,却拥有如此高的个人威望,他的组织才能与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曼哈顿工程区”工作的15万人当中,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的计划。其实,全体人员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在从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例如,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长时期内进行复杂的计算,但大部分工作人员不了解这些工作的实际意义。由于他们不知道工作目的,所以也就不可能使他们对工作发生真正的兴趣。后来,有一个年轻人说明了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此后,这里的工作达到了高潮,并且有许多工作人员自愿留下来加班加点。经过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原子弹的许多技术与工程问题得到解决。

  1942年12月2日,在恩利克.费米的指导下,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型原子反应堆,成功地进行可控的链式反应。

  1943年春奥本海默领导的制造原子弹的工作,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实验室开始。

  1944年3月,橡树岭工厂生产第一批浓缩铀235。

  1945年7月12日,一颗实验性原子弹开始最后装配。

  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一片沙漠地带爆炸(因试验场名字,又叫三位一体爆炸。)试验成功7月25日,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环礁,原子弹试爆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随着苏联军队出兵我国东北,日本天皇于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曼哈顿计划不仅造出了原子弹,也留下了14亿美元的财产,包括一个具有9000人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一个具有36000人、价值9亿美元的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和附带的一个实验室;一个具有17000人、价值3亿多美元的汉福特钚材料生产工厂,以及分布在伯克利和芝加哥等地的实验室。

  ;


  (https://www.biqwo.com/dudu/49/49654/271327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