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四百六十七章 蔡牵的正大光明

第四百六十七章 蔡牵的正大光明


  川北发生的事情根本就是大江中荡起的一朵小水花,完全不会对大局产生任何的影响。比如说数千里外的江浙沿海。

  蔡牵驾驶着一艘千吨级的风帆战舰,屁股后头跟着一连串的小型单桅战船,以及一批运输船,浩浩荡荡的船队仿佛一条长龙一样出现在定海外海。

  此刻晨雾尚未散去,透过望远镜片,看到的岸边景象还十分的模模糊糊。不过大致上已经能辨明地形了。

  这是他们早就选好的区域,虽然没有港口,虽然大型船只根本无法靠泊。但这里海水线够深,足可以叫风帆战舰轻松的抵到海岸线百米距离,而且清军的防御也很松懈啊。

  所以是一个挺好的登陆点。

  岸边没什么人家,但在某处高坡上却有一座烽火烟墩,还是前明时候的造物。据情报显示,那烽火台里驻扎了一支约三二十人的小股部队。

  此刻已经燃起了烽火。

  “这可是老子第一次干大事,谁也不准掉链子。哪个敢给老子丢人了,老子就丢他的头!”

  蔡牵眼睛里直冒精光。

  早前他守在赵家港时,还期望着荷兰人能来招呼招呼。但那里知道荷兰人后宅不宁,本土都已经要自顾不暇了,自然就没工夫再来招呼赵家港。

  然后他就只能待在南洋看着其他人建功立业。

  虽然他手下的这支舰队简直就是赵亮海军的精华,更是赵家海军今后发展的版模。

  可是没功劳啊,你说的再漂亮又有什么用?

  本来是集结整个南洋舰队的精华的,抽调的军官士兵都是朱家兄弟手下最好的一批人,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宁愿拐回去开红单船。

  蔡牵心里头急的都跟长毛了一样。

  这次北上来见赵亮,直接带来了手下一半人马,说什么都要劳个战功。

  赵亮也没有不给他面子,来的路上就不说了,回去的路上他尽可以释放自己。赵亮还专门招呼了实力并不怎么出色的北洋舰队,调去了一批船当运输船,上头载了足足一个海军陆战旅。

  也就是一个特大号的加强团,五个营建制,满编三千人,顶得上地方一个守备师。

  在蔡牵等人的要求下,为首的一号舰,也就是蔡牵亲自坐镇的那艘千吨级风帆舰,带着两艘五六百吨级的单桅战舰,缓缓靠向海岸。

  一门门舷侧火炮瞄准了那座小小的烟墩。

  蔡牵根本就没准备偷偷摸摸的行动,虽然他这是在搞偷袭,打还专挑敌人的软肋着手,根本没有去碰清军的防御重地,但他还是‘光明正大’的。

  这都到地头了,必须给主人打一个足够响亮的招呼啊!

  从望远镜中他已经看到烽火台上清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的身影,蔡牵高高抬起了手臂,随即猛然挥下:“开火!”

  “轰轰……”

  隆隆炮声中,火光迸射,乱石纷飞。那座小小烽火台瞬间被淹没在尘土飞烟之中。

  这座烽火台最早时候只是夯土建筑,等到倭寇肆虐的时候被明朝官府改为了砖石,至今还非常坚固。

  可也正是因为它构筑时的第一任务是监视海上敌情,所以位置选择在视野开阔的高地上,靠海边很近,于是从海上打炮过去就同样很近。

  用三条大战舰围攻一座毫无还手之力的烽火台实在有点欺负人了。仅仅一轮排炮之后,就把这座砖石结构的烽火台给砸了个粉碎。

  待齐射结束,尘土硝烟略微散去之后,蔡牵淡定的下达了登陆命令。

  大量被吊挂在运输船两侧的小船已经被放了下来。士兵也排成几行,沿着悬挂在侧舷的绳网爬上小船,此刻命令一到,就立刻‘嗨哟嗨哟’的喊着号子向海岸上划去。

  每艘船上搭在一个小队,五六十艘小船,一个营的陆战兵便就运上去了。

  在清军驻扎于舟山岛南海岸县城里的大部队还没有赶来之前,四个标准的陆战营已经被送上了陆地,但随后的炮营运输便遇到了麻烦。

  数百斤重的青铜炮可没那么容易送到岸上。

  普通步兵搭乘小船抢滩并不困难,但青铜炮可比之麻烦多了。哪怕装载着火炮的两艘大红单船上都安装有吊机——用滑轮组和悬臂系统组成的简易的起重装置,专门用来吊运重物的。不仅用在军中,陈军控制的各处港口上也已经在普及了。

  这些笨重的青铜炮被拆分成了好几部分,无论是炮管还是炮车,都被麻绳牢牢固定在用木桶、木板和粗原木紧急拼成起来的大木筏上,通过吊机小心翼翼的放平至海面。每一只木筏上的空桶数量都是经过计算的,只允许多不允许少,好确保能提供足够的浮力。

  木筏下海后,再用小艇拖运至岸边,然后解开固定缆索,拆散木筏,将原木和木板铺在沙滩做成一条简易栈道,这样可以避免炮轮陷入淤泥中……

  总之一门陆军轻型火炮,前后至少要二三十来人伺候着。而这还只是轻型火炮,最大才是五斤炮,而且是轻便的青铜火炮。

  天大亮的时候,四个满员的陆战营就已经登陆完毕了。结果到了太阳上了中天,炮营才算全都给送到岸上。

  可是陈军将士在陆上都吃过午饭休息一波了,到了下午快三点时候,清军方才出现。

  定海镇总兵力只有三千人,有八个营头,这还是满编的情况。

  但去除了象山协、石浦水师营和镇海城守营,舟山本岛就只有镇标三营外加定海城守营。

  满编也不过一千六七百人。

  总兵伊楞额为满洲正白旗人,先前是江南江北河标左营副将,清军苏北大败时他先逃淮安再逃扬州,最后无奈的跑去了镇江。

  虽然是连吃败仗,但人家是旗人么,不仅没被处置,反而高升了总兵一职。

  到任之后伊楞额就大抓猛抓团练,还大肆的征召舟山渔民充任义勇,原因就是这地方一点都不能给他以安全。

  闽粤的清军水师都已经被赵家舰队挨个打了个遍,人家只是没来打江浙,而不是不能打,打不过江浙水师。

  舟山四面环海,地处汪洋大海之中,一旦败了他逃都没地方逃。

  可是投降吧,也太没品了,主要是他家眷还都在京城,他也不敢投降。

  那就只能尽可能的招揽人手顽抗到底了。

  同时还大力加固沈家门和定海县城的防御工事,修筑了大量的堡垒,在战壕法传来之后,更是驱使百姓挖掘了大量的战壕。

  可让伊楞额一百个也想不到的是,陈军来打定海,一不大定海县码头,二不去沈家门码头,而是在舟山岛的北岸登陆了,这不是滑稽吗?

  然再滑稽他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为定海总兵他守土有责,伊楞额就只能带着清军民团一股脑的杀来了。


  (https://www.biqwo.com/dudu/183/183603/1027099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