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202章 盛世开元

第202章 盛世开元


  安一冉一愣,忍不住笑了。

  “你学的是法医啊?”安一冉说,“抱歉抱歉,我印象里学法医的几乎没有女生来着。”

  对啊,我就那些个例。

  “嗯,就我自己。”我说,确实是只有我自己,当初宿舍都是和别人拼的。

  他轻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你其实应该做个仵作的。”

  “我可以顺带着干。”我也笑了。

  “那敢情好。”他说,刚准备伸手拍下我的肩膀,但是又把手缩了回去;估计是想到我虽然是个男生但是骨子里是个女孩儿吧,我其实很想跟他说,不用这么拘谨,我早就觉得我是个汉子了。

  又一个人走了进来,是姚旭。

  说起来,姚旭显然早就知道吕休景(也就是安一冉)是穿越来的;而且他俩应该认识很久了。

  难怪,当初姚旭笃定地认为我认识那个“晏然”——因为他早就见过两个穿越来的人,所以对这些事情见怪不怪了。

  而当时的我以为他完全不知情,所以才没敢说自己的真实身份。

  现在看来,当时他没有继续追问,但他显然已经知道了我是穿越来的。

  我居然在一个,什么都懂了面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世伯。”我行礼说。

  “你们聊完了?”姚旭问,“准备去?”

  “嗯,我们俩刚刚就边防问题交换了下意见。”安一冉笑着说,紧接着表情又变得严肃了些,“祖睦,这一仗非打不可。”

  “现在整个大唐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状态。”安一冉说,“我虽然历史学的不怎么好,但是我知道‘盛极必衰’这个道理。”

  “没错,玄宗的确是开创了开元盛世。”吕休景说,“但是他晚年昏庸无道,年轻时积攒下的‘家底儿’全败干净了。”

  确实是,玄宗刚刚登基的时候,的确是一位励精图治的贤帝。

  如果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乐章,那么“开元盛世”就是乐章里的最强音;它的成功在于改革,改革为“开元盛世”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玄宗即位后,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人为相,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机构、重用贤臣、修订律法、兵制改革、开疆拓土、发展生产、整理古籍、重道抑佛.

  一系列的举措之后,唐朝达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状态。

  他改革均田制,建立了雇佣兵制度;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万户,大幅增加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

  同时,积极清除外患。

  自唐高宗以后,吐蕃强大,成为唐朝西方严重威胁。

  武则天时期,后突厥复兴于漠北,契丹崛起于东北,又造成唐朝北方形势的紧张;许多在贞观﹑永徽年间归属唐朝的地区重接连脱离大唐中央的控制。

  玄宗加强邻接地区的军队,开立屯田,充实了防务;又从东北到西北和南方设立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伊西北庭﹑剑南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以便于统一指挥战守军事。

  于是,开元五年,唐军收复了在契丹族“魔爪”下二十一年之久的辽西十二州,于柳城(今辽宁朝阳)重置营州都督府;与此同时,漠北的同罗﹑拔也古等都重新归顺唐朝。

  后突厥与唐朝之间的战争也逐渐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友好的贸易往来。

  唐朝又在西域设置安西四镇节度经略使,阻止吐蕃势力的北上;在陇右﹑人往来河西之西增置军镇,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定。保证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的交通顺畅。

  当时唐朝的声威远达西亚,各国使者和商不绝。

  除了发展军事,对内,也开始“休养生息”。

  玄宗在开元初期这段时间里甚为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为了节省开支,把宫女都遣散了;他还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不得织造锦绣——一改武则天以来后宫的奢靡之风。

  居民安居乐业,农耕技术相应地也提高了些;这个时期,水稻育秧移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开来,一直延续到了现世。

  生产工具也得到了改进——这个地方划重点;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这两大“利器”,使得开元前农耕时犁地全靠刨地皮儿、灌溉全靠肩膀抗的耕作方式,逐渐变为“半自动式”。

  全国各地大兴屯田,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到底有多快呢?反正到了开元中,各地官府仓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

  茶叶生产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对、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陆羽陆鸿渐写的,陆羽也因而被后人称为“茶圣”;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陶瓷业也出现了景德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这个时期的丝织业技术也相当成熟,不仅花色品种多,材质也超乎想象的清、薄、透。

  记得从哪看到过,说那时候的仕女身穿十几层丝质服饰,还能清晰地看到锁骨上的痣;当然,可能确实夸张了点,但丝织品质量确实是杠杠的。

  农业生产稳定了,下面得发展经济贸易了。

  玄宗显然对这方面很娴熟,开元初期,就开始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加上原本贯通南北方的大运河,水上运输空前繁荣了起来。

  真是因为这些措施,唐朝的财政变得丰裕,而且全国的粮仓充实;到开元二十年,全国人口比之唐初时增加了一倍半以上;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

  社会经济的繁荣必然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唐诗最为后世称道,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这个时代,而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所谓大历十才子)也是这个时期培育出来的。

  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领域也全面开花。

  音乐方面最著名的就是玄宗写得《霓裳羽衣舞》了;绘画这个时期最有名的应该《步辇图》、《天王送子图》以及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雕刻方面的话,有洛阳龙门石窟和莫高窟。

  不光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兴盛;开元时,城市建设也走在了世界前沿。

  开元时期,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主要分布在中国,例如长安、洛阳、扬州、CD等;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正是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使唐朝在社会风气上显得雍容大度,李白能充满自信的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这就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写照;每个人各司其职,城镇居民安居乐业。

  但在繁荣强盛的背面,深刻的社会及政治危机也在发展。

  土地兼并激烈,大量农民逃亡,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调制都濒于崩溃,特别是节度使统辖的军事力量加强而内地军备废驰,导致内轻外重,成为后来安史之乱的伏因。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全盛之后,唐朝开始走向逐步衰退。

  杜甫杜老师亲身经历了开元盛世以及安史之乱,他在《忆昔二首》回忆盛世时,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官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春望》时则变成了这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_(:з」∠)_

  (多谢观看(/ω\)~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求支持(/ω\)~卖萌打滚求(/ω\)~)

  (本章完)


  (https://www.biqwo.com/dudu/153/153464/819134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