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元嘉烽火 > 第十五章 无邪

第十五章 无邪


  檀羽还在继续发表着他的观点:“刚才我问林儿,她是如何摆脱九句村阵的祝由,她说因为她心中有綦毋怀文送她的雕像,那是一份爱的礼物。这个礼物并没有夹带任何非礼的邪念,其中拥有着纯净的爱。所以,在被祝由的最危急关头,正是这份纯爱,拯救了林儿。”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乐群’,能够和群体中人和谐共处,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然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夹带着什么私心,那就是最有害的‘邪念’,绝非真正的‘乐群’。”

  “何谓‘思无邪’,用另四个字便能概括,‘周而不比’。譬如说,我们都热爱赵郡,我们爱吃赵郡的灵寿茶,我们认为那是天底下最香的茗茶。但那是缘于我们从小的习惯,我们千万不要说,别处的茶叶便不是美味。爱,没有好坏之分,是不可以‘比’的。一旦你存了‘比’的念头,私心也就自然地产生,如此反复纠结,最终就变成了内耗。所以,要想杜绝内耗,就从每个人心中这个‘比’字下手吧。”

  他的话,让众人都开始止不住地点头。郑羲道:“贤弟说的,就是你在南朝宣扬的‘不考第一名’?”

  “我在南朝的学馆中的确倡导‘不考第一名’。不过,南朝人更加醉心于努力奋进,为了争先不惜代价。而在北朝,现在许多贵族子弟是胡人,从来不知文为何物,如果仍然这么讲,胡人子弟们一定会以此为借口,不勤奋学习,只想着玩乐,这就矫枉过正了。所谓‘周而不比’,其实就是要告诉你,考头名是个人天赋、勤奋和价值的体现,是家族之荣光,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最好。可是,头名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去鄙视他人,一旦你存了‘比’的心思,‘头名’的涵意也就变了样。我们现在的学堂,每天都在给学子们传输‘争第一’的念头,却没能把握住‘争’的目的,于是很多时候就变成为了争而争,这也成为了窝里斗的根源。”

  檀羽这样一番长论,雅间中的林儿、兰英诸人,俱已听过许多回,对檀羽的口才、气势都十分熟悉。可是座中赵郡的各位士绅,却没有善辩之士。赵郡歌舞升平已许多时日,善舌战者寥寥,像檀羽这样历经无数次生死舌战的顶尖高手更属罕有。所以,檀羽今天的表演,让在座士绅感受到的,是令人窒息的强大威压,是一种彻底的征服。与胜负无关,只是让檀羽在赵郡士人中的地位,彻底的稳固。他已经成为这一片土地上,思想的主宰者。

  直到过了很久,檀羽肚里的酒已开始发酵,才有人想起来应该为他这番高论鼓掌,也才有人在自心中开始琢磨这番话中深层的含义。也许明天,乡绅们家中的清谈上,这番话将被反复地解读、发挥,并最终成为影响士林的关键佐证。

  已晋为君子的檀羽,正加速扩大着他的影响力。他用他已然悟透的“家”的观念,深刻地感化了楼内楼外的所有人。此番回乡之旅,李氏祠堂中的神奇破案,这一场“杯酒正士林”,已经让这个年仅弱冠的少年,向着自己进学的下一个境界——贤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时,楼上诸人正在热议檀羽的话,忽然从楼下跑上来一个陇西帮弟子,到真虚耳边小声报告了一点什么。真虚听完,脸色瞬间大变,跑过来小声对主座中人道:“帮主,刚刚接到消息,说有一群歹人,正在李氏祠堂外静坐,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座中的李灵闻言,“嗖”地站起身来,怒道:“何方妖孽,好大胆子,欺到我陇西帮头上了。”

  这李氏祠堂,乃是赵郡李氏最重要的圣地之一,是这个家族历史的见证。不光陇西帮,即便普通乡民,亦对其感情极深。听到真虚的话,座中所有人,包括与之不睦的李诜,均显出愤慨的神情。李融忙道:“兄快离席去看看吧,别真出了什么好歹。”李灵便向众人告了罪,领着真虚等陇西帮众匆匆离去。

  这一番变故,让宴会也失去了乐趣,众人忧心忡忡,桌席很快便散去。檀羽携着林儿诸女往楼下走,还没到门口,就见有陇西帮的弟子来唤羽、林二人:“帮主说让你们快去祠堂,看看你们干的好事。”

  二人一阵惊惶,怎么这事又和自己有关?也不多问,便和识乐斋诸人及郑羲等人,随那弟子快步往李氏祠堂走。

  刚一走到,这才见那祠堂外已是剑拔弩张,李灵为首的陇西帮众,与另一群身着褴褛、形容如流民的人对峙。陇西帮众弟子结成了一道人墙挡在祠堂门口,而那群流民则以两个人为首,静坐在人墙前面。陇西帮的人都身负武功,而那些流民则着乡下泥腿子打扮,其中不少面黄饥瘦者,似是从来就没吃饱饭的。两相比较,高下立现。

  檀羽再细看流民为首的,一人身容挺拔、却残了一臂,另一人面容狰狞、难堪入目,想是曾被烧灼,以至身上没有一寸完好皮肤。这两个人,便正是前日在这祠中失踪的沮渠唐儿、赵温二人。

  李灵正在陇西帮众的身后,眉头紧皱,注视着前面的流民。此时,他见檀羽等人走到,忙过来道:“你们让我看管这两个人,现在可好,没事惹来一身骚。”檀羽奇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些人哪里来的?为什么要来祠堂?”

  李灵叹一口气,方回道:“这些人都是李真奴清剿宛城附近的百姓时被赶出来的流民,这些人没地方去,很多就到了赵郡附近流浪。这次也不知是谁谣传说,在宛城实施屠城的都是我们陇西帮的人,罪魁祸首就是李璨。这事情再由这两个逃出去的人一撺掇,民气被挑起来了,这些人就跑来闹事。贤侄,你看这该如何处置?”

  檀羽尚未回答,后面郑羲看着那些身形猥琐的流民,心中自然升起一番鄙夷之情来,忿忿地道:“这种无事生非者最是可恶,当初林儿把他们送到陇西帮时,我就觉得诧异,明明应该当战俘送回京师领赏的。依我说,世叔何不直接将他们拿下,别再任由他们作乱。”

  他说得义愤填膺,李灵却有些犹豫不决,正凝神皱眉,看着众人道:“若仅论武力,便是耿玄他们,也能完胜那沮渠唐儿。可是,眼前这些流民都是失地农民,尽是些亡命之徒,就等着靠作乱来混水摸鱼。若在此时处置不当,凭一时义气杀几个人,后面会引起何种骚乱,谁也难以预料。天下的江湖帮派,面对这种事情,无一不是小心翼翼,稍不注意,就会留人口实。”

  檀羽听他如此说,不由得连连点头,李灵能有这样的心思,其实已是殊为不易。要知道,当你手上拥有着巨大的武力优势,却不想着用以来欺凌弱小,这本身就是一种节操。在檀羽所知,李灵从多年前开始便以“诚”字行天下,这也是他最值得檀羽尊敬的地方。

  于是檀羽便道:“世伯别着急,一定有办法的。这情况,你给李太守报告了吗?”

  李灵叹道:“你们来这的路上我就派人去报告了。唉,李太守虽然手握重兵,但这些流民一来也不是乱民,二来也没有做任何过分的事,只是在此静坐。现下宛城之乱刚平,若此时就派兵镇压流民,引发不必要的骚乱,那就麻烦了。所以李太守也拿不定主意,叫我们自己想办法。我想,除非这些人真的动手,否则李太守是不打算相帮了。”

  檀羽抿抿嘴,便回头去看林儿。林儿微叹口气,方道:“都怪我太天真了,把那两个人送回赵郡来,我以为他们会像二坞主那样幡然悔悟呢,谁知却徒然增加这么多麻烦。”她一边说一边摇头。当初主张送二坞主回赵郡的是檀羽,主张送沮渠二人回赵郡的是林儿,如今这三个人的表现却天差地别,足见就“识人之明”这一点而言,檀羽仍是高出了林儿一筹。

  檀羽见林儿有些灰心的模样,自然明白她的想法,忙过去握住她手,道:“林儿别想太多,刚才六兄也就是心里着急,说话冲了些。这沮渠唐儿你和他打过交道,现在怎么办,还是你来决定吧?”

  林儿稳定住心绪,便向流民群体中看了看,心中思索一定,便凑到檀羽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檀羽听完,当即道声“果然妙计”,便让韩均、念双带着他回平棘城去。

  <!--gen1-1-2-110-9350-262560972-1481157813-->


  (https://www.biqwo.com/dudu/98/98841/575385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