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元嘉烽火 > 第五章 轩辕

第五章 轩辕


  吃过早饭,苻达对檀羽道:“出城往东七十里有个轩辕谷,那是轩辕黄帝的出生之地。县丞对我说,历任上邽县令上任,都要去那里朝拜,以保一方平安。我来此也有一段时日了,只待军师你来。咱们今天就去朝拜吧?”

  檀羽道:“如此甚好。黄帝为华夏始祖,咱们理应前去。”苻达便与檀羽率了陶贞宝、和其奴往轩辕谷而去。

  出了东门,一路都是宽阔的大道,想必这通往轩辕谷的道路,历来都有修缮。上邽县中多山,那轩辕谷是绵绵延延许多山峦中的一座。一路行来,檀羽望着周遭巍峨的山峰和山上千年不倒翠绿的松柏,听着微风吹过时响起的阵阵松风,不由感慨良多,思想一下跳回到三千年以前。

  他对苻达道:“主公,你说自古以来天下分分合合,却为何我华夏一族始终能一次次衰而复兴呢?”

  苻达想了想说:“我读史书时,也常有这样的疑惑,不知军师如何看?”

  檀羽道:“就以我们上邽为例,自古便是汉羌杂居之地,也因此常常会爆发冲突。我们此时的心头之病,不也与羌人和吐谷浑有关吗?然而,这些并不妨碍此地如今已进入中原皇朝的疆域。所以,华夏之史,就是夏人不断融合外族的历史。”

  苻达笑道:“军师分析得十分有理啊。看来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对待吐谷浑的态度,尽量去教化他们,而不是一味地镇压才是。”檀羽见他深明大义,不禁含笑点头赞赏。

  一边说着,四人已来到了位于轩辕谷中的轩辕庙。甫一进门,就听见里面人声鼎沸。苻达问道:“怎么回事这是?”后面和其奴道:“我去看看。”便循着人声走了过去,不多时回来禀道:“有趣有趣。先生,过去看看吧,里面正在打架呢。”

  四人依言穿过一条回廊来到庙的后院,正眼处一个小小的坟包,想必就是轩辕黄帝的墓冢,有一群人正在墓前争执。和其奴走过去喝道:“安静、安静,县令来了,有什么事和他说。”

  那些人听得他喊,忙转过身来,见到苻达的官服,纷纷跪下磕头。苻达定睛细看,人群中除当地农民模样的,竟还有几个身着华服的汉人,从服饰上看,像是从南朝来的。

  苻达转头对檀羽道:“这是怎么回事啊?南朝来此几千里,怎会有南朝客商跑到我们上邽县来,莫不是假冒的吧?”

  檀羽也是心中疑惑,却并不知情。

  苻达清清嗓子问道:“有管事的上来回话,这是怎么回事啊?打架竟打到这里来了。”

  话音刚落,后面跑出来一个人,跪下来回话道:“启禀官人,小的是这里的庙祝。我们本不应在这里闹事,但这几个外乡人实在太过分了,村民们都忍无可忍才这样。”说着他指了指后面的南朝人。

  苻达道:“他们怎么过分了?”

  庙祝道:“是这样的,这几个外乡人,最近在县城周围买了很多土地。他们自己种不了,就雇了些不知从哪儿来的佃农替他们种。这些佃农没地方住,就全跑到这庙中来借宿。您看这才没几天,就把这好好的庙堂糟蹋成什么样了。村民们看不过去,这轩辕黄帝是保护我们百姓的神明,怎能任由他们如此糟践,所以今天才聚到一起要赶他们走。”

  苻达皱眉道:“有这等事?带我去看看他们糟蹋的地方。”

  庙祝便领着苻达等人来到庙中的一处殿堂,指着一尊神像后面道:“这就是他们干的好事。”言语中充满了义愤。檀羽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地上杯盘狼藉,锅碗中还留着不知道哪一天剩下的饭食,以至于这里苍蝇、臭虫更是嗡嗡地乱飞。

  苻达回身对几个南朝人斥道:“你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一个南朝人上前来,彬彬有礼地道:“县令,不知我们的人做错了什么?”

  苻达道:“你们不是本乡人,不懂规矩,这可以原谅。但现在本县郑重地告诉你,这里祭祀的是华夏之祖,你们这样做是在玷污他的神明。所以请你们立刻离开这里,另寻住处。”

  谁知那南朝人竟带着一丝不屑的语气道:“唉,你们蛮荒之地的人也这样虚伪,连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懂。”他一说完,后面一群人又想冲上来一番骂战。

  苻达止住众人,一声冷笑,道:“哦?那我倒要请教,做人的基本道理是什么呢?”

  南朝人昂起头来,说道:“当然是回归自然,回归人的动物本性。你们看这里,老鼠和蟑螂可以在这里自由而快乐的生活,人为什么不能呢?”

  他一说完,引得众人一番嘲笑,有人道:“竟然把人比作老鼠和蟑螂,到底谁是蛮人啊,哈哈……”

  人群中却有两个人不笑反惊,正是檀羽和陶贞宝。陶贞宝凑到檀羽耳边道:“这南朝人竟也说出和那个天师观的陆修静一样的话!”

  檀羽亦是惊讶连连,说道:“是啊,看来这南天师道的影响真的已经到了相当厉害的程度。我们这一路走来,前有南天师道搅乱河西,这里又来了这些南朝人大肆购买土地。看来这些人不那么简单。”

  他说得并不大声,旁人自然没听见。此时苻达却正用嘲讽的口气对那南朝人道:“哦!原来这就是你所谓的做人的道理啊,我明白了。”他一说完,又引得众人一番哄笑。

  檀羽闻言,忙上前在他耳边说道:“我看这南朝人身上必有许多蹊跷,主公可别轻视。”

  说完这话,檀羽便走到后面几个人面前,问道:“你们是这人雇的佃农?”那几人点点头。檀羽又道:“他就让你们住这儿,你们也愿意为他出力?”几人中一个为首的回道:“只要他能按时发月钱,有什么不愿意的?”檀羽道:“哦?不是你们向他交地租吗?那他一个月发你们多少钱?”那人道:“一百钱。”

  “一百钱!”檀羽愕道:“按现在的市价,不过只能买三四斗米,你们就靠这点钱生活?北朝实行‘计口受田’的均田制,每个人都能拿到自己的田地,你们靠自己的双手哪里不能过活,却在这儿受他奴役?”

  那人道:“先生不知道,我们都是从河西来的。这段时间河西又是战乱、又是饥荒,我们能到这里来有口饭吃就已经很满足了。”檀羽明白他说的正是源贺提到的西凉之乱,只得摇摇头道:“我明白了。”

  于是他回到苻达身边,说道:“主公还是让这些佃农先住这儿吧。”苻达闻言一诧,檀羽忙小声在他耳边道:“先让他们住这儿,我们再在县中找块空地,盖些简易房屋供他们居住。不过这事不能声张,否则流民纷纷跑来,这县里流民一多,也就很难太平了。”

  旁边诸人自然都只听到了檀羽前面的话。那南朝人当即放声大笑起来,而庙祝和当地乡农则责问道:“县令怎么能这样,神明是不能亵渎的。”苻达只好打起了官腔:“本县会尽快解决的。”说罢竟如逃跑一般离开了轩辕庙,连朝拜也没有做。

  檀羽没想到苻达不善撒谎,把一帮人丢在这里,着实有失体面,只好过去拉住庙祝悄声问道:“这附近没有一个主户能收留这些流民吗?”庙祝道:“官人不知道,前些年打仗,乡里的男丁死得都差不多了,加之近几年又闹匪患,地自然就荒下好多。这次来的这些南朝人,出手相当豪阔,一下就把附近荒地全买了下来,你说还有谁家能雇人。”

  檀羽道:“原来如此。你们只管放心,县令心中已有计较,几日内就可让这些人搬走。不过这事千万不要声张,否则后患无穷。”庙祝道:“这位官人,但愿你说的话能算数,那我就给乡亲们说,让大家再等等。”檀羽道声“多谢”,方率了陶贞宝、和其奴离开。

  刚出庙门,陶贞宝便忿忿地道:“檀兄你说,这些南朝人有钱买那么些地,就没钱盖个房子让佃户居住吗?依我说,这种奸商就应该狠狠地惩治一番。”檀羽皱眉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说他犯了哪条王法?该如何惩治?”陶贞宝道:“再不然,就征他的税,狠狠地征。”檀羽无奈地道:“你可真是孩气。”

  他回头看了看和其奴,见他脸露笑意,便问:“和夫子,你有什么主意?”和其奴道:“岂敢岂敢。最好的主意先生您不是已经想到了吗?”檀羽笑道:“我让主公修简易房屋供流民居住,这也是无奈之举,着实看这些流民可怜。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总还是需要有别的大户地主与这南朝人竞争才行啊。”

  和其奴道:“那庙祝见识短浅,先生如何信得。平白放着一个在仇池有名的大户,就在我们上邽的古风台村,岂能不好好利用一下。”

  “和夫子别绕圈子了,赶紧说说。”

  “先生刚来仇池,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侯家堡的名号?”

  “侯家堡,有所耳闻,但知之不详。”

  “这侯家堡在仇池可是极有势力,不仅田地无数、家丁成群,而且门下弟子个个是武艺高手。所以上邽匪患这么多年,唯侯家堡仍屹立不倒。”

  檀羽听他介绍,不禁疑惑道:“这侯家这么厉害,又家丁成群,恐怕他不会愿意收纳这些流民吧?我估计那个庙祝就是这样想的。”

  和其奴道:“据我所知,这侯家堡就是靠大量购并土地和收容难民发的家,有这样的机会,他没道理会放弃。再说,我们可以以县衙的名义给他们一些好处,相信他们一定会动心的。”

  “唔,和夫子这话有道理。那你觉得这个好处应该怎么给呢?”

  “刚才小陶说要征税,我倒觉得不如给他减税。今年县里正好要用兵,就告诉他们,收容流民可减少兵役钱,这可是不小的数字,他们一定会接受的。”

  檀羽道:“好!就这么办。真没想到,和夫子还有这方面的才能,真是让我如获至宝啊。”和其奴道:“过奖过奖。这都是这些年向长恭学的。”

  谁知陶贞宝不买账了,道:“为什么你叫檀兄就是先生,叫我就是小陶?那好,以后我也随师姊叫你姓和的。”和其奴皱眉道:“奇怪奇怪。难不成我该叫你老陶?”

  檀羽轻轻一笑,也就任由他二人在后面斗嘴,自上前去与苻达道:“主公,我们就按和夫子这主意办。明天我先到古风台村,去拜访一下这个侯家堡,顺便探探口风。”

  苻达犹豫道:“军师,我还有一点不明白。这税赋是朝廷定的,岂能说减就减啊?要是减了税,府库空了,我如何向上官交代。”

  檀羽见他这懦弱劲又上来了,心中一笑,说道:“主公尽可放心,垦荒的收入势必超过兵役钱,今年府库的收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的。”

  苻达点点头道:“是我多虑了。那就有劳军师了。”

  四人回到县衙,却见四个女子真的在院中玩起了樗蒲,林儿正兴奋地喊着“卢、卢、卢”。

  檀羽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道:“庄子说,‘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林儿的赌注是什么呀?”

  林儿回头见是檀羽,兴奋地道:“阿兄,你一回来我就掷了个卢,你就一直站我后面吧,嘿嘿。”

  谁知檀羽却走到了兰英身后,说道:“英姊玩好换我。”

  林儿见他竟也爱玩樗蒲,不禁好奇起来:“阿兄不是书生吗?怎么也对樗蒲有兴趣?”

  檀羽笑道:“书生就不能玩樗蒲?”

  林儿道:“可是阿兄以前都是不苟言笑、无趣得很呢。你今天简直颠覆了在我心中的形象啊。”

  这时,一局刚玩好,兰英便站起来让檀羽坐了她的位子,然后方对林儿道:“你忘了我们家是开酒肆的,平日里总有乡邻到店里玩博戏,羽弟于六博可是很精通的。”

  说罢,她又对檀羽道:“不过这樗蒲和六博有很大的不同。六博更注重谋略,樗蒲则依赖于掷五木的运数。”

  檀羽点头道:“这胡人的博戏,那自然是比不了我中原士族的。”

  正说着,林儿又叫了起来:“又是卢又是卢,哈哈,阿兄快给钱。”

  檀羽不屑地道:“这局是让你的。”被林儿狠狠地白了他一眼。

  旁边诸女见状,忍不住都笑了起来。令晖道:“这两兄妹还真是有趣啊。”

  (按:樗蒲是自西域传入中原,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博戏,其规则类似于今天的飞行棋。行棋时,用五块涂有黑白颜色的木头抛掷,称为五木。掷五木时若得五黑,则是头彩,唤作“卢”,相当于今人所谓的“豹子”。故而,古代又把赌博别称为“呼卢”。)


  (https://www.biqwo.com/dudu/98/98841/57535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