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心魔 > 第55章 北京故宫

第55章 北京故宫


  第二十五章:‘北京故宫,我又来了’

  康熙领着他的侍卫、御林军、还有隆科多调来的军队,前呼后拥地到达了昨天发生截杀的地方,地上的死人死马已经清理干净,包括断胳膊断腿和人头都已经不见了。至于满地的血,只有自然之力才能清理干净。

  地面上站着一些人,一堆一堆地守在洞口,正往洞里面瞧,估计里面有人在探索敌人地洞里的秘密。看来,中国的地道战很早就发明了。

  康熙一行人快速通过战场,进入了居庸关。

  阿霞和李光地父子在车上,一边整理着昨天古战场带来的负面情绪,一边陪李聪瞎聊天。

  李聪问:“阿霞姐姐,你想不想下去看看昨天那些洞穴啊?咱们下车去看看!”

  李光地瞪他儿子,骂道:“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阿霞却说道:“有什么好看的,肯定修建的不怎么样。”

  李聪又问:“你怎么知道啊?”

  阿霞愣了好一会儿也说不出因为啥来。

  阿霞能因为点什么呢?能因为云贵川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洞穴多得数不清?

  能因为四川有大大小小开采煤矿的洞穴?

  能因为充满智慧的人民大众对付鸡国敌人的地道战和萨达姆虚心求学建地宫?

  能因为盗墓作品中阴森森的布景?

  阿霞想了想只好说:“他们修的洞不结实,我怕它垮了,所以咱们还是不去的好。”

  通过北京城的门户居庸关的时候,李聪又嚷嚷:“阿霞姐姐,居庸关到了,咱们下去看看吧!”

  李光地说道:“聪儿,你别瞎跑,大家都在赶路呢,哪有时间陪你去看呐?过几天爹再带你去好不好?”

  李聪说道:“哼,李大人可忙得很,肯定没时间陪我。”

  阿霞说道:“居庸关也没什么好看的,咱们不下去看了啊。”

  李聪感到有些遗憾,说道:“好吧。姐姐,这么高的城墙,这么险要的关隘,你都觉得不好看呐?”

  阿霞答道:“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能奇怪吗,北京八达岭有人去过吧?一般爬上去的人都会替人类伟大的创造力感叹一通。没去过的会看电视吧?画面拍得尽善尽美,城墙顶上宽得都能跑车了!

  有个中文系的哥们儿还讲过一首描写长城的绝妙诗句,话说一个事业有成的老板爬上长城,也想要附庸风雅一番,他先发出一声的感叹:“啊!长城!”然后一时想不起下一句感想该怎么抒发,只好补了一句:“好求长哟!”

  又到了北京的大街上,小李聪又想嚷嚷,被他爹虎着脸给震慑住了。咱们的阿霞呢,已经睡着了,因为昨天晚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感叹古战场的惨烈,这对和平年代长大的她确实有极大的震撼力,比看美国大片还震撼。

  阿霞正睡得香呢,被一阵滚雷似的喊声惊得一下子坐起来,急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李聪,你爹呢?”

  李聪答道:“跟他们到前面跪着接驾去了。”

  “又跪!”阿霞说道:“看来这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就是这么锤炼得牢不可破的。”

  李聪迷茫地看看阿霞,又问道:“姐姐,你不是什么都不好奇吗?为什么对我爹跪迎皇上这么好奇呀?”

  咱们的阿霞知道,在你们二十一世纪那边,这片儿土地上早已经没有皇上了,还跪个屁呀,但她不打算告诉李聪?

  阿霞只能答道:“是因为我以为随行的大臣们都是跟着皇上一起走的,不用接驾,留在京城里的大臣才会跪着迎接。”

  被形势所迫,阿霞发现自己撒谎的功夫见长。

  又是一阵喊声雷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很整齐的声音里还夹杂着礼炮声。

  李聪捂着耳朵等礼炮响完之后,说道:“除了皇上的近身侍卫、太监和随行的主子们,其他人都要到前面跪着迎驾。”

  阿霞心想,李聪也被带坏了,还‘主子们’呢,真是个可怜的小孩儿。

  整整齐齐的喊声还在继续,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他们是怎么起头的?是喊‘预备:起’,还是‘一二三:起’?阿霞真的不知道。

  这也是传说中的代沟。

  此时,福全命人过来请阿霞:

  “阿霞姑娘,我家王爷命奴才等人来请您过去。”一个中年太监躬身说道,他的身后还跟着四个侍卫。

  阿霞下了车,回头朝着李聪挥挥手,拎着包袱走了。阿霞远远地看见皇上的御撵两旁跪满了人,也是齐整齐整的。

  他们到底是提前画了线踩了点,还是经过多遍操练彩排,才能达到这种宏伟壮观而毫不混乱的场面?

  一路喊声继续。皇上连礼都不用回,好歹该撩起帘子露个脸儿,说声‘同志们辛苦了’之类的话吧。可人家真没有,御撵换了几十个人抬着,稳稳当当地飘着,康熙就这么理直气壮地大摇大摆地从跪迎的人们面前经过,要多任性就有多任性。

  难怪,这么多人想当皇上!

  阿霞远远地看着,思绪一阵乱飞,忘记了走路,身后的中年太监催促到:“阿霞姑娘,您快些,王府的马车就在前面。”

  阿霞嗯了一声又走,眼睛还是看着康熙他们的方向,远处是十来米高的城墙,城墙上密密麻麻地站着很多士兵,比在二十一世纪时参观的北京故宫气派多了。

  阿霞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北京故宫,我又来了!”声音不大但是语气很豪迈。

  身后的侍卫偷偷看了她一眼,领路的太监脚步微微一顿,又装着若无其事地跟着阿霞往他们王爷家的马车走去。

  裕亲王家的王府并不远,上了马车几分钟就到了。

  阿霞下了马车,看了看周围的房子,古色古香没有任何破败的痕迹,家家高墙大门,门口都站在四个看门的人,门的风格很相似,御亲王府对面的那家人的门开着,但是门的后面有一堵满是浮雕的墙挡着,阿霞看不清里面的场景。

  福全的裕亲王府。

  门前两个大石狮子,头上卷着的长毛很像西方国家法官的白色卷发帽,石狮子张着大嘴耀武扬威,加上底座足有一人多高,在府门外能看见门房的青砖青瓦大红漆柱子。朱红色的落地门,根本就没有门槛。

  阿霞由太监和侍卫领着进门,穿过一道又一道的门,阿霞还没来得及欣赏王府里的亭台楼阁高墙大院,就被转得晕头转向,真找不着北了。

  太监和侍卫领着阿霞进入了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再进入一间布置精巧的房间,太监道:“姑娘,已经到了,您就再这里歇着吧,咱家要去忙别的事情了。”

  四个侍卫抱拳行礼:“秦公公慢走!”然后都守在了门口,阿霞一看,明白自己这是被人软禁鸟!

  没什么好奇怪的,身正不怕影子斜!阿霞把包袱往桌上一扔,开始参观房间。

  古色古香的布置,雕花的床架子,在淡绿色的纱幔里若隐若现,架子上面的两角上,各雕刻着一朵大牡丹,牡丹的紫色在纱幔的掩盖之下仍然鲜艳,花的中央还用黄色点出了花蕊。

  黑漆的长方形桌子靠窗放着,花盆里种着一颗叶子长得很茂盛的小树,很任性地歪出去老远,也不怕把花盆也扯得砸在地上。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长得奇形怪状的盆景?还越怪越美观,越怪越值钱。

  这跟不久以前人们欣赏女子裹出的小脚一样,都传承着一种病态的审美观?

  或者是受奇松怪石和山水画里经过画家们提验过的景致所迷惑,认为树木只有在扭曲到奇形怪状之下才符合审美标准。

  这与有些女人不得不撅着屁股忍着痛苦也要穿上符合当下审美标准的高跟皮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阿霞叫不出那棵树的名字,放过了那盆怪树,一转身看见了一个讨厌的东西:铜镜,正泛着微黄的光。

  镜子里一个小美人亭亭玉立,提醒着咱们的阿霞,她的灵魂已经不在以前的躯壳里了。阿霞正看着镜子里的小美人发呆,两个丫头进来了。

  “奴婢青儿,奴婢紫儿给姑娘请安!”她们把手叠在左腹,低着头半蹲着。

  阿霞道:“不必请安了,我是说以后这个就免了吧。”

  两个丫鬟听见姑娘说‘免了’才站起来,阿霞又说道:“哦,你们叫青儿,紫儿,对吧。”阿霞打量着她们,见她们都穿着墨绿色齐膝长的对襟袄,还是直筒的!裤腿宽大,也是直筒的!一点也不显身材。穿的过于紧绷不利于血液循环还限制身体活动,但也不用穿得过于肥大吧,太浪费布料了。

  阿霞走到她们身侧,见她们头发编成辫子,长得已经垂到了屁股。既不方便也消耗身体的营养:每天花太多时间去收拾头发,能腾出来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和经历就少了一份,还必须源源不断地为长发输送营养,既要提供给发跟正在生长的头发,又要喂饱已经垂到屁股的长发,从而导致提供给身体其他部位的营养成分减少。

  据说‘头发长见识短’就是这么来的。

  同理可证:大清朝就是这么灭亡的!

  阿霞想着是该叫她们姐姐呢,还是该叫她们妹妹?按照她在二十一世纪的年纪,应该叫她们妹妹,按照自己现在这副身板的年纪,则应该叫她们姐姐。

  虽然阿霞知道她们只是王爷派来伺候她的丫鬟,可她在你们二十一世纪那边的时候,并没有请过住家保姆或钟点工,即使请了,也该尊重劳动者吧,得管年轻的叫某姐姐某妹妹某嫂子,管年老的叫某阿姨。

  阿霞对自己拥有两个丫鬟的情形不太习惯。

  阿霞想了想,还是按照现在大清朝的人们所见的年龄,叫她们一声姐姐吧。

  “两位姐姐,我呢,”阿霞的‘很感谢你们能来陪我’还没有说出口,两个‘姐姐’就吓得跪下了。

  两个‘姐姐’一边磕头一边说:“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秦公公刚刚敲打过她们:“你们两个要是敢不好好伺候,让姑娘出了什么差池,你们两个都不要活了!”

  秦公公很委婉,并没有说‘你们去死吧’。

  万恶的旧社会!

  阿霞:“好好好,我再也不叫你们姐姐了,就叫你们青儿紫儿,赶紧起来啦,不然我生气了!”

  两个丫鬟赶紧起身,低着头,阿霞看见她们的额头上的汗珠子。只能默默叹息:哎,万恶的旧社会!

  康熙回宫,与京中留守的大臣和随行的大臣们一起继续议论国事,没有人提起那场厮杀,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只是大家都小心翼翼的,他们知道此时此刻即使踩着了别的雷,同样也会被康熙炸的粉身碎骨。

  议事结束后,康熙立刻回后宫去见他的一群莺莺燕燕。

  累不死你!

  康熙和妃嫔们吃完饭,又去陪着皇太后闲话了一会儿家常,再回到乾清宫。

  正准备歇歇,又见御前侍卫来报,说派出去的人已经找到清尘了,但清尘伤得太重,还在养伤。

  康熙嗯了一声,正暗自盘算着要怎样处理清尘的事,福全又来了,康熙问他:“裕亲王,你还有何事要奏?”宫里人多,康熙和福全只能以君臣相见,不敢太过分地‘哥俩好’。

  福全拱手说道:“奴才回皇上,刚才家人来报,说阿霞看着皇城说:‘北京故宫,我又来了。’”

  康熙吃了一惊:“故宫?故国的宫殿!?她到底是什么人?前明余孽吗?”

  --

  下面更热闹:论八卦。

  大清朝的八卦是这样的......


  (https://www.biqwo.com/dudu/95/95787/53618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