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妇种田记事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六月初的时候,吴用的孙子吴威来到了程家,请程芳去庄子上,因为要插秧了。程芳准备一个人和高老头去,高老头则带上自己儿子和两个司农院的官员一起去到了庄子上。

  庄子上的大部分农田都已经插好了秧苗,只剩下吴用的田还空着。插好的秧苗叶子渐渐的变得干枯,程芳知道新叶马上就会长出来了。这里的稻谷虽然也插秧,但是明显弄的并不规整,秧苗凌乱的在泥土里,株与株之间的缝隙也是自己估摸着留的,不整齐,看着很凌乱!

  吴用家的秧苗已经准备好了,程芳看着周围那随意的插秧方式很是头疼,但是在其他人看来却是很正常。程芳向赵春兰要了一大截线绳,是用碎布编制成的,然后让吴民给自己找来两根短木棍,将线绳的两头绑上,看得大家很不解。程芳现在也懒得解释,直接将棍子固定在田埂的两边,然后田的中间就拉起了一根笔直的线。然后程芳将裤脚捡起来准备下田了。

  吴用一看,立马上前阻止道:“夫人,这事我们来就好了。”

  程芳说道:“没事,你们看着,我先示范一下,然后你们来。”

  程芳拿起一小戳秧苗说道:“插秧的时候,每3-5株为一体,插到水面上就可以了。不要太深,这样不利于根的生长。这根线绳是为了让你们将秧苗一排一排的插的齐整,这样子有一个好处,通风,风可以直接通过这些空隙,利于稻谷授粉。”

  程芳说着,已经完成了一米的距离,说道:“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留约一个孩子的巴掌的距离。这个距离就自己估计了。这样的两排我讲它叫做行。第一行与第二行之间的距离就要留的远一点,是刚才的两个倍。第一行插完的时候,第二行也要用绳子固定距离。就是这样,一直插下去,看明白了没有。”

  虽然边上请来插秧的都不大懂程芳的说法,但是程芳操作了一边,他们就已经大概知道怎么做了。

  然后接二连三的就都下田站成一个横排,手法熟练的操作起来,不一会就完成了一大截。

  程芳看他们做的很好就不打扰他们了,转头问吴用:“哪块田的地势矮一点,面积大一点。”

  吴用带着程芳去看了一块田,田是四方的,很大,也很规整,程芳说道:“这块最后再弄,这要弄成其他的。”

  司农院的几个人正在一边窃窃私语,见程芳走过来,高老头说道:“丫头,你这样的方法很浪费土地啊,留那么多的空隙,不觉得可惜吗?”

  程芳笑着说道:“高大人,稻谷这种东西本身很容易在根部长出其他的枝干,也就是分叉,如果距离太近的话,它就不容易分叉。虽然产量可能没有差异,但是种子的用量是不一样的。还有,距离太近的话,生长出来的稻谷枝干就会特别细,可能会在没收获之前倒掉。”

  这事司农院的是知道的,如果秧苗之间的空隙过大的话,稻谷在结穗子的时候就会成片的倒掉,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后插秧会留有空隙,要知道,以前是不会留这些空隙的。

  程芳见他们听的认真说道:“这稻田容易生长稗子,要是不留下人行走的通道,就会在去除这些稗子的时候,践踏到其他的秧苗。还有通风对于植物还说很重要的,通风意味着授粉的几率增大,植物不容易得病。所以我才让他们扯上绳子。还有什么疑问吗?”

  见没有人提问,程芳也不意外,要是这些人问一些小问题,她就要怀疑这些人是怎样在司农院里混日子了。

  高老头则凑上前来说道:“养鱼的地选好了?”

  程芳指了指之前看的田说道:“就那里,先重点养一块吧,我还在想要怎么制作通道呢?”

  高老头眼睛直亮,跟着这丫头果然有好处。

  一天下来就完成了一大片秧苗的栽种,整片的秧苗就像列队的士兵,迎着微风摇曳着,很是漂亮!按照程芳的方法,剩下了很多的秧苗。吴用看的很心疼,这些都是用稻谷培育出来的啊!连忙招呼自己的孙子将其送到秧苗不够的农户家里。

  第二天程芳一早就过来了,高老头一行人也来了,这次,程芳没有让他们沿着田埂插秧,而是让他们把边上留下了距离田埂大约公分的地方,选择在中间插秧,行与行的距离隔得更远了。程芳向高老头解释道:“我想了一下,得让那鱼能到处游动,所以边上就留了一个回路,中间也要留下更宽的距离才行,不然鱼不好活动。”

  高老头问道:“那鱼苗呢?你准备什么时候投放?”

  程芳说道:“现在暂时还不能投放,得等待新叶长出来,秧苗长的壮实一点,现在秧苗还没有成活,放鱼进去的话,鱼会没有吃的,它们会把秧苗当作食物吃掉的。还有现在的水质也不适合养鱼,这水需要澄清一点才行。”

  高老头抓住其中的话语问道:“你说鱼的食物,是什么?”

  程芳回道:“就是那些那些快要枯死的老叶子,秧苗的叶子在不断的生长,靠近水面的叶子和其中生长的杂草都可以用作鱼的食物。还有水中生长的杂草,其实相对而言,鱼更喜欢杂草”

  高大人一听只说妙!

  插好秧后,程芳又直到吴家一行人将外围留下的通道的淤泥清除了一些,这部分的地势就显得更加的低了,水量也比较足!

  所有的事情完成之后,程芳叮嘱吴用一家按照平时的管理方法照顾这些秧苗,有事来找自己,然后就离开了!而司农院的两人被高老头留了下来!

  吴用看着那五亩稀疏的秧苗,叹了一口气。夫人这是胡闹啊!

  回到程家村,程芳就让人带信去给王祥让他帮忙找鱼苗了,这个时代养鱼的人不多。大家吃鱼也就是去河里捞。但是这样很难统一鱼的种类,还是得去找专门的人购买才行!竹镇之前就派人去打听过了,没有专门卖这个的,就只能希望于桐城了!

  程芳现在彻底闲下来了,作坊那边,张管事派来学习技术的人是由柳元时在接待。番薯育苗的事情,那几个官员也在跟进,几乎就没有自己的事情了。于是,程芳就窜到后面的学堂去客串讲师了。

  说起这个学堂,现在可算是办的很好了,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中,现在已经从以前的一个班,变成了两个班,前段时间还到竹镇里面又请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头过来执教,陈秀才才算是轻松了不少。而学堂的教育方式仍然是按照之前程芳制定的那个,因为大家都觉得很好,而之前毕业的那批学生,有两个去了十里香,其他的也几乎是留在了程芳的作坊里面。可以说,程芳这对人才实施的是自产自销的模式。

  七月的时候,程芳整个人都不好了,心情很是烦躁。好像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能让她生气,明明什么都进行的很顺利的。番薯苗也已经完成的扦插,连鱼苗都找到了,也已经送去田里面了。

  说起这个,吴用见到程芳带去放在田里的鱼苗那时的心情是有那么一点崩溃的,心里直骂程芳败家。虽然田里的秧苗开始郁郁葱葱起来,自己有了几分安慰,这才消停了几天,又弄这出,他真是有点接受不了啊!这不是用秧苗来喂鱼吗,哪有人这么奢侈的!不过,看着自家的东家那么坚持,还有那群大人亮晶晶的眼神,吴用实在是没有办法说出拒绝的话来!只能安慰自己,好在只用了一亩,要是再多点,自己不得心疼死啊!

  程芳很难受,最近好像吃什么都没有什么胃口,老是觉得困!心情也不好!这天小桃看她实在没有精神,就给她弄了一碗凉面,吃的程芳胃口大开啊,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什么酸吃什么,什么辣吃什么,真是!!!!!

  连高老头都看不下去了,那酸的倒牙的野杨梅,吃的那叫一个欢,看的自己牙倒。高老头试探的说道:“丫头,你吃这个就没觉得酸吗?”

  程芳说道:“是有点酸!不过很好吃啊!你要不要来点。”

  高老头在想,难道是自己不会挑,其实那丫头挑的都是甜的,于是将程芳将要送进口中的杨梅抢了过来。一下就抛进了嘴里,顿时就打了一个哆嗦。

  高老头语音不明的说道:‘丫头,你不会是有了吧!”

  程芳反射性的就回道:“你才有呢,你全家都有了。”

  高大人囧囧的看着程芳不语,不知道她怎么炸毛了!

  程芳一愣,是啊!自己亲戚有段时间没有造访了啊!于是叫道:“小喜,去,去请三爷爷过来,就说我晕倒了!”

  小喜不解的看着吃的正欢的夫人,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程芳急道:“去啊,还愣着干什么。”

  小喜这才奔了出去!

  三爷爷很快就来了,看见程芳好好的,吹胡子瞪眼睛的一通说教后,这才开始诊脉。结果果然是有喜了!已经两个月了。


  (https://www.biqwo.com/dudu/88/88400/471876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