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家女厨神 > 283 销售问题

283 销售问题


  齐掌柜道:“尝尝可以,但是若是天天白送,这么多客人,赔起来可不少!”

  王叔也摇头,道:“咱们这馆子进出皆商贾富豪,可都不是吃咸菜的主儿。若是咱们送咸菜,少奶奶,说句不当的话,看起来倒是有些掉价儿了呢!”

  云叶笑着道:“咸菜听起来是低价货,奈何咱们定上高价?只要这些人开始用,便会把行市带起来。咱们不过是让他们尝些甜头,可不是要送给他们。”

  云叶见二人不语,又道:“酱菜做出来,自然是要卖的。再开铺子,咱们一时也顾不上。说到卖酱菜,我这里倒有个主意。”

  “咱们在馆子门口摆几个台阶式的架子。最上边一排摆上碟子、放上不同酱菜,随便谁来品尝。下面的几层木板上,便放上几坛盘中一样的酱菜。”

  “每坛明码标价,若有相中的,放下钱就可以抱走。门口伙计只管招呼客人,没空便不管;有空就瞄上一眼。如此这般,也就是了。”

  其实便像现代的超市一般,自选自取。不用称量、挑选,只看样品。相中了就买、没相中便算。

  也无人监督,凭的就是份儿信任。说起来,也是有些冒险的!

  王叔一听,更不赞同,“人嘛,都是爱贪小便宜的。若是人家偷偷摸摸地少给了,岂不是亏大发了?”

  见王叔有些皱眉,云叶摇头,心中暗笑。

  齐掌柜到底是生意人,一听云叶这点子,倒是眼睛一亮。到底没有用过,还是有些担心。

  “夫人这法子听起来不错,只是,这食客们还不知道都是什么人呢!若都是贪小便宜、手紧的,咱们当真要赔不少呢。”

  云叶微笑,“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其实,也就是个相互信任的问题。食客也不一定都是那样的人。再说,酱菜成本低、咱们定的价钱高,反正也赔不了多少。不试试,怎么能知道呢?”

  齐掌柜点点头,有些羞惭,“夫人有这胸襟,当真让我们须眉男子汗颜!”

  王叔看着云叶,暗暗点头。

  大将军泉下有知,也该庆幸少爷有此贤妻!

  “咱们作坊不小,光靠在馆子门口可不行。虽说酱菜能放,到底产出了就要卖掉。”云叶道:“城里的杂货铺子,我们都要去推推看。还有,货帮若能帮我们往外走货,这个销量就更大了。我们作坊里日日出货,大家才有干劲儿!”

  王叔道:“找货帮这事儿交给我,在这城里二十年,我倒也认识几个头目。”

  齐掌柜也道:“我入行多年,杂货铺子倒也有几个相好的。跟他们说说,在他们铺子里卖,定是可以的。还有,咱们馆子里的伙计们都是城里的,说起来也可以让他们扬扬名。”

  云叶点头,“这个没什么。先给店里伙计们每人带些回家。若是他们家人、亲戚或者他们引着人来买,便可以九折优惠。算是他们的红利吧。”

  如此安排妥当,云叶便不怎么管了。

  说起来,销售可是个大学问。自己是个女子,出去总是有些不方便。

  这里没有梁有福和丁陌文这样的同行帮自己,事事亲力亲为,当真吃不消。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只管交给这几个人就是了。

  云叶很快便又去了冯村,第一批酱菜已经可以卖了。

  云叶召集了雇工们,道:“咱们的酱菜产量大,城里、外地虽不少卖,附近集市也是个不小的去处。若是有愿意过来进货去集市上摆摊的,咱们只管给邻居、亲戚、朋友们宣扬宣扬。”

  “自然,先紧着你们。若是家里有人愿意去卖,进货可以打八折。其他家户却只有九折。”

  众人听了,都极为高兴。

  村里招雇工的时候,很多人没有被选上,遗憾得很。

  现在云叶一说可以起货去卖,当场便有人道:“夫人,我家男人和孩子都能去赶集。算我们家一个!”

  这些人中午回家一宣扬,吃饭时便来不少人找村长。

  村长没有不应的。

  越多进货的越好,至于能不能卖出去,就看各人本事了!

  附近不好卖,挑着担子走远些也行啊!集上卖不完,平时下乡也可以!当天卖不完,明天接着卖,反正咸菜也不易坏!

  至于结账,村长也不客气,“现钱现货、不赊不欠,当面钱货两清。否则,都是记账,倒不好跟夫人报账!”

  云叶近日往乡下跑得勤。

  堂屋已经垒完墙,开始上梁了。

  而且,天气已经入伏,虽热得人难受,却正是晒酱的好时候!

  云叶自然不会错过这大太阳!

  说起来,做酱要晒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云叶的作坊里做了好几种酱,最多的是甜面酱。

  用小麦面,不拘多少,和水成块,切作片子,约厚四五分,蒸熟。

  先在空房内,用青蒿铺地(或鲜荷叶亦可),加干稻草或谷草,上面再铺席子,然后将蒸熟面片铺草席上。

  铺上后,再用谷草、稻草盖上席子,等十天左右,面饼上出毛,取出晒干。

  以干透为度,将毛刷去,洗净。

  敲碎或者剁碎,研成碎末,每十斤配盐二斤半拌匀。

  过去都是粗盐,盐粒子很大,云叶早已经命人将大盐预先研细。

  细盐用净水煎滚,等冷凉了,澄清去渣滓,放入面酱碎渣中,拌匀后放入大缸。

  水比酱面约高寸许即可。

  然后便可放在院中,大日头暴晒。晚上注意遮盖,不要进夜里的露水。每早日出时打开盖子,用木棍翻搅,保证上下都可以晒透。

  晒一月,自成好酱!

  若想是辣酱,便在和面时加入辣椒面。

  晒出来的酱颜色紫红、香辣可口,又与甜面酱不同。

  其次,云叶做的较多的就是香豆豉。

  比例大约是一斗豆子搭配二十斤白面。

  先把豆子煮熟,晾干后用白面拌匀,做成卷子蒸熟。放置在屋里,盖上稻草或者玉米叶。没几日便开始发霉。

  洗净长毛,弄碎。

  再用杏仁、瓜子仁、姜丝、紫苏、八角、茴香、小茴香、花椒、白糖、陈皮、烧酒等拌匀,盛洁净坛子内,将瓶口封严泥好,晒至一月,即成香豆鼓。

  炒菜拌饭、随用随取,味咸酱香,实为人间美味!

  云叶自然是喜欢这些的。

  有了好酱,馆子里可以做出更多、更美味的饭菜,可谓相得益彰!

  馆子前面摆上了架子,品尝的多、来买的不多。馆子里的客人虽有买的,也少。

  云叶并不气馁。

  现在是伏天,馆子已经进入了淡季。大中午太热,大家都不爱出来吃饭。

  不愿意进厨房,倒带得咸菜的生意好了些。

  天热,做饭的厨师、吃饭的食客都大汗淋漓,云叶感慨,“若是有空调就好了。”

  这几日,宁寒也多呆在家里,不像以前天天早出晚归。

  说起来,伏天便是少动多歇的日子。

  接连下了几场大雨,夜里才凉快了些。

  这一日,突然接到永安城的来信,把云叶高兴得不得了。急切地打开信封,细细地看了起来。

  信是众人一起写的。

  家里除了秦氏,几个年轻的都认字,每人给云叶写了一张。厚厚的一沓子,云叶看着看着便有些眼眶发热。

  宁寒搂着云叶,眼眸深邃,俊脸上满是心疼,沉声道:“委屈你了。”

  云叶忙擦擦眼泪,转头微笑,“没有。”

  宁寒问:“信上说什么?”

  “嗯,家里都好、生意也红火。欣雨生了儿子,小翠跟丁陌武定了亲。”

  宁寒挑眉,“丁陌文的兄弟?”

  云叶微笑,“可不就是他嘛。信上说,丁陌武去年秋试中了举人,丁家二老爷举荐,便在永安城做了官。春天又来提亲,见他心诚,家里便允了。”

  宁寒点头,“必是县丞。”

  云叶诧异,“你怎知道?”

  宁寒黑线,“……”

  县丞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秦汉相沿。掌一县文书及仓狱,为县令之辅佐,职权仅次于县令。

  我国历代只有晋及南朝宋无此官职。县丞俸禄,汉为二百石至四百石。明清时,县丞为正八品官。

  云叶对于这些并不通晓,宁寒却是明镜儿似的。

  举人出身,想做县令不易,县丞倒是可以。

  丁正谊又是个小心行事的,只会在以后政绩出众时再往上保举,断不会一开始便出头谋个县令给自己的亲侄子,惹人非议。

  云叶见宁寒脸色,有些诧异,“丁家二老爷不是朝廷大员吗?听说是什么御史大夫呢。”

  宁寒冷哼,“若非朝廷大员、又掌监察大权,怎可胡乱栽赃陷害?”

  云叶一愣,听宁寒话中有话,忙问“可曾于你不利?”

  “打发了!”宁寒微微眯眼,道:“回京再收拾他。”

  云叶有些皱眉。

  想起去年有传言,朝中有人参奏宁寒诸般不是,竟是栽赃陷害!若是丁正谊,事情便有些不妙了。

  宁寒是将军又是皇亲,按说丁正谊应该巴结才对。竟敢对宁寒栽赃陷害,若非有得罪处,定不至于如此。

  两人一军一政,宁寒又常年不在京,按说不该有多大过节……

  说到过节,云叶突然心中一惊。

  ...


  (https://www.biqwo.com/dudu/85/85904/475589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