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家女厨神 > 199 再议添人

199 再议添人


  吴氏父子是行家,涂师傅便打个下手,帮忙扶个竹竿、递个麻绳什么的,三人说说笑笑,倒也十分开心。http://%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

  中午涂婶子做好了饭,喊三人一起回家吃饭。午饭后略歇,下午一直干到晚上看不见。

  没几天,地里便好似长出了一片小树林一般,煞是好看!

  再加上水肥跟得上、杂草锄得勤,云叶家的黄瓜、豆角、丝瓜都爬架老高了,其他家的菜才长出几片叶子来!

  村里人都羡慕不已,有些家里菜地侍弄不好的,便过来取经。吴师傅毫不吝啬,一一指点。

  当然了,因为家里开了酸菜鱼的馆子,酸菜自然是第一重要。所以,地里种了几亩芥菜。

  芥菜分为春播、夏播、秋播,以秋播的产量最高。

  吴师傅来了,时间上是夏播。这菜集市上卖得也很多,所以不稀罕。但是因为用量大,自己家里也要储存些才好。

  家里酸菜下得很快,臭豆腐也是,一般十天半月的,便要大规模地腌制一次。

  家里的女人都上手,洗得洗、切得切、揉得揉,还算挺快的。

  夏日光照足,加上水供应得上,菜地里很快便一片绿油油了。

  而池塘里的鱼,大家却看不见。

  其实,鱼塘下手比蔬菜还早些。春季涂师傅一到,便开始池塘修整、清淤。完成后,往塘里放鱼苗的时候,村里好些人来看稀罕。

  此时,几个月过去了,心情倒淡了。

  池塘里水波摇荡、荷叶随风摇摆,水鸟飞来,喳喳两声捉个飞虫便飞走了。虽有鱼跳出来翻个水花,看着也不过巴掌大!

  大家都暗暗嘀咕:“这破水塘真能养出大鱼来?”

  特别是张二两口子,心情时好时坏。

  一时想着,“养出鱼来,自己家的池塘岂不是卖亏了?最好再跟云家要些钱。”

  一时又想着,“若养不出鱼来,云家会不会把池塘退回来、把钱再要回去?”

  两口子在家坐卧不安的,平日倒比别人过来的次数更多!

  其实,张二两口子纯属小人心思。

  有涂师傅这个养鱼专家在,这么小的池塘简直有些大材小用了呢,岂会养不出鱼来?

  就算这个品种不行,还可以换别的品种。养鱼不成,种莲藕也不会闲着呀!现在池塘里荷叶田田,颇有一番景致了。

  北方的池塘里多养些草鱼、花鲢,这两种鱼肉厚刺少,正是做酸菜鱼的最佳选择。

  当然了,黑鱼也非常好。营养高、繁殖力极强。

  但是,黑鱼生性凶猛,往往会吃光池塘里的其他鱼类,所以,不好跟其他鱼类混养的。

  云叶这才算了。

  现在这池塘里养着的,就是北方最普通的淡水鱼,草鱼和鲢鱼。

  投放的鱼苗不过一两、二两,夏天过去,也不过长到一两斤罢了。去鳞破腹后不过一斤左右,做出一盆菜有些少了。

  现在是夏季,市场上河鱼供应充足,不愁货源。

  所以,云叶打算到了冬季,鱼长到三四斤了,河鱼也不好捉了,再往外出鱼!

  养鱼见效是慢些,不如蔬菜。

  涂师傅也是个勤快人,除了看管好自己的池塘,闲了便帮吴氏父子种菜。

  有时候没事还去河里捞鱼。自己做了个大网,因为没有船,进不到深水处,只是在河边儿网鱼。

  大点儿的炖菜下饭,小鱼小虾便投放到池塘里,做了鱼饲料,池塘里的鱼长得很快。

  外人不知道,涂师傅自己心中有数,池塘里的鱼不会耽误冬季馆子的生意。

  夏季一到,凉皮的生意又开始红火,于是,家里又开始做凉皮卖!

  因为云叶她们回家比较晚,搓面筋的工作就交给了涂婶子。她本就会,再说,这个技巧性也不大,教了几个晚上,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了。

  第二天一大早,全家一起动手,再一张一张地做出凉皮来,带到城里去。

  因为自家有了馆子,做汤品方便多了。黄瓜皮茶和薏米冬瓜茶同时上,食客们愿意点哪个便盛哪个!

  经过去年云家的推广,永安城里的人,对于凉皮已经十分熟悉和欢迎了。

  摊子上每天食客络绎不绝,做得少了,便不够卖!做得太多,摆摊子的时间长,人又太辛苦。

  因为,下午大家还要帮着馆子里干活儿,洗刷中午撤下来的碗筷、处理加工晚上要用的食材等等。

  地里的菜已经开始收了,吴氏父子加上涂师傅,因为地多、馆子里天天要用菜,三个人也忙得不轻。

  涂婶子专管家里打扫、洗涮、卤鸡蛋、晚上搓面筋,里里外外一个人。

  上午全家到了馆子,便开始处理猪下水、鸭头鸭脖、中午要用的食材。

  田管事现在吃住都在馆子里,几乎不回家了,也忙得很,工作时间很长。

  一大早的便要开门接货,过来送鱼的、送猪下水的,半上午还有过来送鸭头什么的,隔几天还有送米面、柴火、油盐酱醋的人过来。

  都得一家一户的清点、记数、结账、查验、归置等等。

  一直忙到晚上店里打烊,大家都走了,他得负责打扫、清理、检查……一整天都不得歇息。

  云叶为了节省时间,合作的商户用的都是福祥居介绍的。

  米、面、油、柴、调料……都让人家每隔几天送一次,省得自己到处买。一来没时间,二来也可靠。

  家里的生意越做越大,看着大家都很疲累,云叶便想着再多买几个人来!

  秦氏有些犹豫,“家里的人已经不少了,若是人再多,恐也不好管。没得招人嫉妒。若再惹出些什么事儿来,倒有些不妥当。”

  云叶道:“咱们不偷不抢,正正当当挣钱,怕什么?再说,我们雇工也行,做出凉皮来,找人去卖。等再过十天半月的,金蝉也该出了。到时候,还是得雇人!”

  秦氏略一想,便道:“如此一说,我倒想着不如雇些短工,便是咱们村子里的人。”

  云争道:“以前大姐也说过。只是想着,乡里乡亲的,关系又不像跟虎子家和金柱家那般好,万一再有些什么不如意,倒把关系都搞僵了。”

  其实,乡下人多朴实,又都是祖辈相处下来的,当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

  有矛盾的反而多是亲兄弟!因为分家产、分田地,说些“多少不均、好坏不等”的气话,还有婆媳矛盾、妯娌不和等等。

  大家各自与乡邻们多还能和平相处!

  秦氏看了一眼云叶,心说:“这孩子虑事儿越来越周到了。”

  见云争几人都看过来,秦氏道:“能雇谁不能雇谁,这些我是心中有数的,你们都别管了。叶子,你跟云争好好合计合计,需要几个人?干什么?一天多少工钱?等你们定了,给我说一声,我去村子里找人便了。”

  说完,便起身忙去了。

  理家的这些大事儿,秦氏现在有意交给云叶和云争去管,自己一般不指手画脚的。

  秦氏是这么想的,“孩子们一天天大了,早晚都是要掌家的。看云叶,以后定要嫁到大户人家,管理偌大个家业不容易,现在不拿家里练练手,没得以后到婆家受难为。”

  “还有云争,云家家业越来越大,又只有云争一个顶梁柱。没有了父亲,他必须学会自己掌管家里的生意、奴仆、人情往来……”

  云叶看着秦氏的背影,对云争道:“现在家里除了馆子,还有卤肉、凉皮、炸豆腐,过几天金蝉上了,清洗也是个大麻烦!三个摊子,人少了根本忙不过来。我看,不如找几个人干些粗活。”

  云争点点头,“清洗是个大事儿。猪下水、鸭头、碗筷……当真要一个人。婉儿跑堂也累得很,虽有田管事招呼着,到底是个女孩子。来回上菜、收碗,体力跟不上。”

  “现在回头客越来越多,我看恐怕还得在门外摆桌子!还有摊子上,现在都忙得不能分身,若是再上金蝉,再添一个人其实也不多。”

  云叶看着院中忙着的金娥,对云争道:“你也要回来打下手,金娥年纪还小,不到学菜的时候。倒是你,要尽快学出来才好。你把摊子交出去,回来馆子做菜吧。”

  云争点点头,“厨房里也缺个烧火的。”

  饭时,厨房里都是两三个锅灶一起烧的,炒菜的、炖煮的、蒸米的、熬汤的……

  虽然有劈柴,也得一个人专职烧火才好。

  马上到盛夏了,凉菜多些,可以少个灶,但是,外面炸金蝉的炉子却要多出三两个来。

  云叶道:“你回来馆子里,金娥去帮小翠、段欣雨。她们摊子上吃食最多,两个人忙不过来。娘就不用进城了,在家帮涂婶子。”

  云争皱眉,“我回来,娘也走了。第一楼那边的摊子、还有馆子旁边的摊子,岂不是就得撤了?”

  云叶摇头,道:“那么赚钱的生意,不能撤。我们宁愿多雇几个人来,也要把摊子摆下去。”

  “起初馆子生意刚开张,客人不多、手头也紧,不添人也能勉强应付。现在回头客多了,又上了凉皮、汤品,再加上金蝉,我看得招四个人才够用。”

  本书来自http:////.html


  (https://www.biqwo.com/dudu/85/85904/466978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