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之水掬黛心 > 001 与众不同女君子

001 与众不同女君子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儒雅洒脱的字迹下,一个女娃儿清脆娇嫩的嗓音,柔柔如春风,念得好不快活。

  清新雅致的书房里,挂着一幅白纱遮映的宫装仕女图,那女子,恰如夏日里芙蓉一般清丽如仙。

  粉妆玉琢的小女娃儿却和那仕女有几分相似,眉目如黛,肤似玉雪,却更多了几分羸弱,娇喘微微,不胜微风。

  “玉儿,爹爹教给你的功课可做完了?却在这里淘气?”

  随着清朗声音,一名风流儒雅的中年书生缓缓踱进,怜惜地抱起踩着椅子看画的女儿。

  他是江南姑苏世家林家的长子兼独子,姓林,名海,字如海,早年中了探花,却不曾入世,只闲散在此。

  虽不曾入仕途为官,却因他家世清贵,四代列侯,五代书香传世,且幼时便文思敏捷,堪为江南名士之首,青年时又高中探花,又与京中数位王爷交好,也曾当过太子之师,也是如今天子之师,因此在江南一代德高望重,加上与妻子伉俪相得,天造地设,可谓一对绝世佳偶,传为佳话。

  据说林家老家的匾额,每一代皇上俱亲赐一块,不管何人,路过林家门口,必定下马下轿,以谓尊敬。

  虽然林家如此清贵,却只有一件,据说祖上曾为皇家护国,将皇家的诅咒过到自己身上,以致后世子嗣薄弱,世代一脉香烟,也因此和皇家渊源极深,也是皇家秘辛,极少有人知道,那皇室感念林家之恩,世代照应。

  到了林如海一代,膝下无所出,虽有爱妻欲为其纳妾,却因他祖上之事,一直不肯辜负爱妻,因此年上四十爱妻贾敏方育得一女,便是这念诗的女娃儿了,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却是当今在其出生之日前来道贺所亲赐,是为将皇家贵气延伸其身,好保佑她一世平安。

  说来也是奇事一件,这黛玉生在花朝节二月十二,那一日,姑苏城百花齐开,蔚为奇景,林府之空紫气缭绕,连微服私访至此的皇上也啧啧称叹不绝,笑说:“花朝节本是百花生日,此时却百花齐开,莫非百花仙子精魂转世为人?若是如此,当是我朝之幸。”

  故戏称之为花魂小女,每年花朝节必定遣人送贺礼为她庆贺生日,从不曾落。

  林如海夫妇见这女儿自幼聪明伶俐,天分高明,自是爱如珍宝,如海更是兴致一来,扮作个小子来跟自己读书识字,每每都给贾敏笑称父子两个,语气之间,也难免为不能为林家传宗接代有所遗憾。

  林如海却道:“我林如海,自恃才高八斗,出人之上,每每看不起一干迂腐酸丁,若是连我女儿不爱,岂非和世上重男轻女之人一般无异了?女儿又如何?一样读书识字,便是有了孩儿,也是我林家骨血,是男是女有何差别?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昭君为朝出塞和亲,武则天一代女皇,梁红玉为夫擂鼓作战,无一不是女中君子,造福万民,我的女儿,来日也要做个与众不同的女中君子。”

  因此愈加疼爱黛玉,虽她幼时身体羸弱,却在一二岁时就将自己腹中所学尽教给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工艺杂学,乃至于兵书战法,无一不教,唯独三从四德,什么《烈女传》,《女四书》等书却从来不教,不肯叫他林如海的女儿和一般女子一样世俗。

  惹得黛玉小小年纪也要嚷着爹爹不疼她,要累她,父女两个也总是窝在书房里谈天说地,偶尔连床夜话,竟不是父女,乃是知己了。

  黛玉窝在父亲温暖干燥的怀里,娇笑道:“爹爹,娘呢?娘要是知道爹爹悄悄把娘画了下来挂在书房里,娘定然恼了!”

  林如海大笑,笑道:“玉儿也淘气了,连爹爹也算计!”

  睁着一双清明澄澈的眼睛,黛玉咬着父亲的耳朵,悄悄笑道:“爹爹,娘的生日快到了,你送娘什么?”

  “嗯,玉儿知道孝顺娘了呢,知道讨爹爹的东西送给娘。”林如海笑着,抱着她出去,一路却还在道:“那我的宝贝女儿送我的夫人什么好东西了?”

  只因贾敏是三十五岁的整生日,因此连皇宫里也已经打发人送了寿礼来,贾敏正在看着丫头们收拾。

  见他们父女两个过来,便笑道:“我只当你们爷儿两个把我抛到脑子后头了!”

  黛玉滑下父亲的怀里,走到母亲身边,笑道:“过几日就是娘的生日了,玉儿和爹爹正在商议送娘寿礼呢!”

  贾敏抱起黛玉,道:“娘可不要什么寿礼,只要我的宝贝女儿平平安安就是好了。”

  凝眸看着女儿清雅脱俗的容颜,那神韵和气派,令人见之忘俗,眉眼更有西子捧心之遗风。

  还记得她刚出生的时候,眉心竟有一粒细细的朱砂痣,当时皇上命名为百花痣,还说是美人痣,如今听说江南一代女子争相效仿,愈加美丽,只是黛玉的百花痣却在周岁时渐渐淡去,虽没百花痣,也是绝色美女的风范。

  “生得太好,只怕也非好事。”贾敏这样幽幽哀叹,缠绵不尽。

  如海接过黛玉,笑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谁又能说什么好与不好?只要我女儿平平安安,这就是好。”

  贾敏愁眉散开,嫣然一笑,恰如那水中芙蓉一般,临水而立,袅袅婷婷,“竟是我误了,平安是福,哪里在意这些呢?”

  忽有家中管家急急而进,打个千儿请安,道:“老爷太太,有京中荣国公府打发人送太太的寿礼来。”

  贾敏听了眼眶微微一红,忙道:“我也好些时候不曾见过家人了,今年打发谁送来的?”

  管家道:“回太太话,是赦老爷的公子链二爷,倒是好些箱笼送来的。”

  贾敏应了一声,看着林如海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见他,老爷可去不去?”

  如海举着黛玉在怀里逗趣,听了这话便笑道:“夫人放心,你且带着玉儿去收拾那些寿礼,我自是去见那贾琏的。他们住几日,过了你的生日,咱们也得备一些回礼送给岳母大人,虽不能见面,好歹孝敬心是要送上的。”

  贾敏点点头,抱着黛玉先去了。

  一路上黛玉好奇地搂着母亲的脖颈,道:“娘,外祖母家离我们家远么?”

  “是啊,很远呢,和皇上离我们一样远。”

  贾敏这样说着,也想起母亲来,心中伤感甚重。

  黛玉聪明,忙搂着母亲撒娇,笑道:“过了娘的生日,我要娘陪着我去看寒山寺的枫叶!”

  贾敏笑着点头,黛玉看着那么些箱笼绸缎珠宝古玩等物,不由得微微蹙眉,道:“好生无趣,送这么些东西!”

  贾敏拍拍她的小脸蛋,放她坐在旁边椅子上,管家媳妇送上了礼单来,一样一样点给贾敏看,无非就是一些金项圈玉如意玛瑙枕绫罗绸缎古玩器具等物,难怪黛玉撅着一张小嘴儿说没趣。

  贾敏见礼物虽然俗气,却极丰厚,便知贾家也是十分用心的,想必不过就是嫂嫂们的意思,她们那样人家出身,自然多是金银珠宝之类,忽又有一箱子东西,却是极清雅有趣的,还有几卷名家真迹书画,更有送给黛玉的平安锁护身符几样小孩子的玩意,这才是老母预备的。

  黛玉见了忙爬下了椅子,趴在箱子上看,拿着一个白玉九连环来,笑着道:“这个好玩!”

  这本是小孩子的玩意儿,因此她说着自顾自解着玩去了。

  贾敏拿着箱子里装着一套衣裳,脸上泪痕宛然,这是老母的针线,她又如何不知?

  可叹远隔千山万水,多年不得相见。

  见到母亲哭,黛玉忙拿着手帕子递给娘,小手拍着娘,道:“娘不哭,娘想外祖母了,明儿里玉儿长大了,就叫爹爹带我们去看外祖母好不好?”

  贾敏听了抱着她在怀里,拭泪道:“好啊,玉儿可是要说话算话才是。”

  黛玉不想让母亲伤心,便到处翻着那送来的寿礼,翻开了好些绸缎,笑道:“娘,这块好,娘要给玉儿做新衣裳!”

  一会就翻到了一个金项圈,笑道:“娘,这个项圈好,回头拿它打了镯子来!”

  逗得贾敏笑个不住,忙又吩咐人预备各色回礼,江南的时新绸缎,姑苏的苏绣,各色进上的宫花,有叫人去购置了一些极清雅的珠花首饰,还有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等物,各色新书,最重要的却是特特去添置了一些人参,燕窝等补品,一些老年人爱吃爱玩的东西,无一不想得极其周到。

  她又要替母亲赶制了几套新衣裳鞋子,虽不知尺寸,也只好等送过去了,母亲房里的丫头们再改动一些罢了。

  黛玉见母亲忙乱,要送外祖母东西,便悄悄跑去爹爹书房,写了一幅百寿图,又吩咐人糊裱了,还慢针慢线地做了一个小巧玲珑的荷包,里面装着皇上送她安神养息的香,虽然有些丑,但是终究是她第一次做出来的。

  晚间林如海回房,说已经安置贾琏住下了,要等贾敏的生日过后方回。

  贾敏应了,却见如海又拿了一封书信来,说是贾母给她的,她忙打开看。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biqwo.com/dudu/58/58081/302689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