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铁血魏晋南北朝 > 番外篇6 刘裕的崛起 上

番外篇6 刘裕的崛起 上


  (加我微信公众号“猎户星座”可以免费收到手机推送的历史故事哦。)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子

  公元399年12月,钱塘江边上伫立着一座戒备森严的兵营,从往来巡逻的兵士的旗号上可以辩认出,这个兵营正是东晋帝国大名鼎鼎的“北府兵”的临时驻地。兵营的中军大帐中,一个中年将军正在来回踱着脚步,他就是这支部队的主将刘牢之,此时正奉皇帝司马德宗诏书,和盘踞于此的“孙恩变民”进行作战。

  “北府兵”始建于晋孝武帝司马曜时期的公元377年,就在“北府兵”建军一年前,北方强大的前秦帝国刚刚平灭了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国(参考第九章),东晋朝廷心知肚明自己将是前秦帝国天王苻坚的最后一个目标,于是诏令当时的尚书仆射领后将军谢安加强江淮防线,而谢安举贤不避亲,力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在江北重镇京口组织训练那些背井离乡逃难到此的北方汉人,史称“北府兵”。

  由于“北府兵”的兵员都是那些被北方胡人反复蹂躏,逃难到此的“北方汉子”,心中怀有强烈的“国仇家恨”,所以打起仗来个个勇往直前。加之谢玄不负叔父所托,对这支部队多加调教,短短几年时间,“北府兵”成为东晋朝廷中一支最为彪悍善战的野战军。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让“北府兵”一战成名,而刘牢之正是那场战役的正印先锋官。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如今的公元399年,当朝廷急招“北府兵”南下平灭“孙恩**”之时,刘牢之已经是这支“北府军”的领导人了。

  此时的刘牢之刚到此地,对于敌情不甚了解,于是派出心腹将领刘裕带领数十个侦察兵外出刺探军情,可是刘裕去时已久,依然不见回营,让刘牢之大伤脑筋。这时,侍奉一旁的儿子刘敬宣见状说到:“父帅,刘裕迟迟不归,恐怕事出有因,不如我带领一支人马前去接应,可好?”刘牢之点点头说到:“也好,你前去接应刘裕,如遇大批变民军,不要恋战,速速回营!”

  刘敬宣得令出营,沿钱塘江寻找刘裕踪迹。去得大营数十里的一个河堤处,刘敬宣果然有了发现,远远望去,一大批黑压压的数千变民在前方鼓噪,仔细看去,这些变民正围着十几个打着“北府军”旗号的军士,为首一人,中等个头,手拿长刀,光着膀子,露出一身虬劲的肌肉,那不是别人,正是侦察兵小队长刘裕。

  原来刘裕带队出营侦察时,和这群变民不期而遇,经过一番厮杀,虽然杀伤大量敌人,但刘裕所带人马太少,逐渐被这群变民逼到河边的大堤之下。身处绝地,退无可退也就无需再退,刘裕不知从哪里积攒的气力,突然大喝一声,玩命似的挥刀冲上河堤,又和变民们砍杀在一起,刘裕带出的兵士也一起冲上厮杀。变民军被刘裕挡者立毙的气势震慑住了,纷纷后退,一时间竟变成几千人的溃散,于是河岸上出现了十几人追着几千人砍杀的怪异景象。刘敬宣见势率领所带骑兵一起冲杀,变民军被杀一千多人,剩余全部溃散。在我看来,史书可能对刘裕的表现有所夸大,变民军应该当时看见了刘敬宣的援军,由于不知后面还有没有大批官军,所以心情上会有些骚动,而刘裕也应该在绝望中看到了援军,于是士气大振,才做出凶猛反击的壮举。当然,变民军缺乏训练,加之没有优良的远程武器,也是成就刘裕“神话”的因素,否则变民军这群乌合之众如果换成北魏的精锐骑兵,估计刘裕早就被射成了刺猬。不过刘裕确实是南北朝时期首屈一指的战神级大人物。

  终于说到我们的主角刘裕,他是彭城人氏,字德兴,小名寄奴。刘裕出生不久母亲就死了,刘裕由继母萧氏抚养长大,这也许是他小名的由来吧。萧氏对刘裕视为己出,悉心抚养。长大后,刘裕加入了“北府军”,而“孙恩民变”给刘裕一个发挥自己军事天赋的舞台。刘裕在河堤一战成名,受到刘牢之赏识,在随后平定“孙恩民变”的战斗中,刘裕这颗耀眼的将星,正在冉冉升起。

  那么“孙恩民变”是怎么发生的呢?事情还要从孙恩的邪教组织说起,孙恩是山东琅琊人(和诸葛亮是老乡),从小和叔叔孙泰学习法术,估计就是掌握了一定的魔术技巧,并以此在三吴地区民众中传播宗教思想,建立宗教组织,有专家考证,孙恩的宗教组织和东汉末期的张角太平道以及汉中张鲁的五斗米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东晋政府当然不能允许这种“**”式的邪教组织存在,一来二去,矛盾激化,孙泰被杀,孙恩揭竿而起,三吴地区人民多有响应。记得我小时的历史书把孙恩的邪教组织说成是太平天国式的反抗地主阶级的无产阶级大起义,最终被腐朽的东晋政府残酷镇压。

  不过遍观史籍,孙恩没给人留下什么好印象,他自称为“长生人”,凡是不愿加入造反队伍的人一律杀光全家,每攻陷一个县城,就把县长剁成肉泥,让县长的老婆子女吞噬,准备加入造反队伍的人有的有婴儿不方便带走,就把婴儿投入水井,还说:“恭喜吾儿先登天堂仙境,我会随后就来。”

  由于长江以南的三吴地区常年没有战争,人民不习攻战,一时间各县城据点纷纷被孙恩变民军攻占,没有办法,东晋政府急调精锐的“北府军”前来平乱(北府军曾在淝水之战中击溃前秦天王苻坚,一战成名),而这支戡乱部队最终成就了刘裕。而刘裕以区区十几人击溃了几千人的变民军,致使其军旅生涯此后一路绿灯,东晋王朝一颗闪亮的将星正在冉冉升起。

  刘裕是我比较欣赏的战神级人物,三国演义里许多虚构的战例在刘裕身上实实在在发生了,估计是罗贯中看过《宋书》,受到了启发。试举一战可见一斑,有一次刘裕奉命驻守海盐故城,孙恩大军来袭,刘裕偃旗息鼓,把精锐埋伏好,大开城门,只派老弱病残登上城墙。变民军问刘裕在哪里,回答说刘裕早已逃跑了,于是变民军一拥入城,而此时刘裕发动伏兵,杀的变民军大败而回。

  此时海盐县长鲍陋的儿子鲍嗣之急于立功,想要追击变民军,刘裕说:“你们地方部队久疏战阵,战斗力不强,一旦追击有失,变民军士气又会重振,他们又有人数优势,到那个时候就不好收拾了。”

  结果鲍嗣之不听刘裕劝告,强行追击变民军,结果被变民军击杀,变民军趁机卷土重来,刘裕且战且退,退到海盐故城附近当初接站的地方,刘裕命士兵去剥战死者的衣物,以表示从容不迫,变民感到疑惑,不敢紧逼,此时刘裕大声呼喊,率领部队反击,变民军急速撤退,刘裕这才收拢部队,脱离战场。

  经过一系列作战,刘裕最终击败孙恩,孙恩跳海自杀,就像当年曹操击败黄巾军,收精壮士卒三十万,号称“青州兵”一样,刘裕也通过打击变民军挖到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可我们的主角刘裕可不会满足于现状,他的发迹道路又将走向何方呢?我们下次再聊。

  ;


  (https://www.biqwo.com/dudu/49/49463/267695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