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列国纪事 > 第五十六章 病入膏肓

第五十六章 病入膏肓


  公元前582年秋天,晋景公病中巡视军械仓库时,遇见被俘的楚国乐官钟仪,与其交谈后,深有感触,认为他是个君子。范文子(士燮)趁机进谏说:“君主何不释放钟仪,让他回去促成晋、楚之好?”晋景公接受范文子的建议,释放了钟仪,并给予特别礼遇。临行前,晋景公请钟仪转告楚王,希望两国休战和好。

  楚共王听了钟仪的报告,十分高兴,十二月,派太宰公子辰出使晋国,请求重修旧好,订立合约。次年春天,晋景公派大夫籴茷回访楚国,双方关系有所好转。但在郑国的问题上,晋国依然没有让步。直到郑国人向晋国表示屈服,订立盟约,派子驷入晋为质,才释放了郑成公。

  次年夏天,晋景公病重。

  初夏时节,晋景公夜里梦见披头散发的恶鬼,捣毁了宫门和寝门,拍打着胸脯跳跃起来,扑到景公面前,叱责说:“你!听信谗言,杀害我的子孙后代,这是不仁不义!我已请求上天,得到允许,可以报仇了!”景公惊恐万分,躲进内室。恶鬼又毁坏内室的门窗,冲了进来……景公惊醒后,让桑田的巫师占卜,巫师说:“这是君主滥杀无辜,他们冤魂不散,向你讨命来了,君主恐怕吃不上新麦了!”

  晋景公闻听,焦虑不安,病情愈来愈重,国内的医生都望而生畏,不敢再来了。晋景公只好派人去秦国请求良医。秦国人很重视,派名医缓前来为他治病。医缓未到之前,晋景公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自己的病症幻化为两个小儿,一个说:“怎么办?秦国的名医就要来了,他一定会惩治我们,如何躲藏?”另一个说:“不用怕,咱俩躲在肓之上、膏之下,他医术再高,岂能捉住我们?”

  医缓终于来了,进宫诊视以后,对景公说:“君主的病恐怕很难治了,疾症已经转至肓之上、膏之下,所谓‘病入膏肓’,针刺不及,灸攻不能,药力不至,我实在无能为力了。”晋景公很钦佩医缓,对他说:“您虽然不能为寡人治病,但却找到了病根所在,不愧是良医啊!”遂赏给医缓丰厚的财礼,派人送他回去。

  等到六月,麦田一片金黄。晋景公已经奄奄一息,想尝新麦,让甸人献来新碾的麦子,御厨急忙为他烹调。景公认为桑田的巫师欺骗了自己,打算让他亲眼看看煮好的新麦,然后杀掉他。新麦终于煮好了,侍妾端上来正要喂景公时,景公突然感觉肚子胀痛,就去上厕所,结果跌倒在厕所里再也没有醒来。陪侍的宦官说:“他天亮前就梦见自己背着君主升天了。没料想等到中午,却背着君主的尸体从厕所里出来了。”于是,晋国人就让他作了殉葬者。

  公元前580年,晋太子寿曼即位,是为晋厉公。

  是年秋天,秦、晋两国达成和解,准备在令狐会盟。晋厉公提前到达令狐。秦桓公对晋国存有戒心,住在河西的王城,不肯渡过黄河,派大夫史颗与晋厉公在河东会盟。晋国也只好派大夫郤犫过河,与秦桓公在河西会盟。晋大夫范文子说:“这样的会盟还有什么意义?会盟要有诚意,大家整洁身心,斋戒盟誓,这都是为了保证信用。约定会面地点,只是信用的起点,如果开始就不能守信,何以信守盟约?”正如范文子所说,秦桓公回国后就背弃了盟约,与楚国人、狄人联合,谋划攻打晋国。

  自晋、楚兴盛以来,列国争霸之势愈演愈烈,长江、黄河流域的诸侯国,几乎都被卷入混战的漩涡。

  大国穷兵黩武,小国饱受其害。据史料记载,春秋中叶近八十年间,夹在晋、楚之间的郑国,先后遭遇侵伐七十余次,宋国仅次于郑,遭遇侵伐四十余次。出于无奈,这些小国只好朝晋暮楚,结果两头挨打,惶惶不可终日。晋、楚两国由于多年频繁用兵,也疲于奔命,不堪重负,皆有休战之意。

  随着厌战情绪的蔓延,饱经战乱之苦的宋国大夫华元,因势利导,发起弭兵运动。

  华元喜好交友,与楚令尹子重、晋大夫栾书私交很好。听说晋、楚两相国互聘问,皆有休战之意,便想从两个大国开始,促成弭兵。公元前580年冬天,华元先到楚国找子重商量,接着又到晋国会见栾书,积极斡旋,游说晋、楚实现全面停战。

  公元前579年,华元终于完成了晋、楚两国的协调工作。夏五月,晋士夑与楚公子罢、许偃在宋都西门外的驿馆结盟,盟誓说:“从今往后,晋、楚两国患难与共,不得以武力相加。有危害楚国者,晋国伐之;有危害晋国者,楚国伐之。双方使者往来,保持道路通畅,共同解决矛盾纠纷,讨伐有罪的诸侯。违背此盟者,神灵诛杀,使其丢弃军队,毁灭国家。”

  郑成公听说晋、楚两国结盟,深感欣慰,亲自前往晋国接受和约,在琐泽(今河北涉县)与晋、鲁、卫三国君主会见,晋侯向他们申明晋、楚和好之事。冬天,晋、楚互派使者聘问,同时参加盟会,呈现出和平景象。

  此时,狄人乘晋、楚在宋国结盟之机,侵袭晋国,晋国人认为是秦国在背后指使。公元前578年夏初,晋厉公派吕相去秦国,提出与秦绝交,并送去了一份绝交文书,谴责秦国背信弃义。接着,晋厉公便召集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队,并请求周王出兵,讨伐秦国。联军与秦军在麻隧(今陕西泾阳)交战,大败秦军。晋军乘胜追击,渡过泾水,一直打到侯丽(泾阳南)方才撤兵。

  看到诸侯纷纷拥戴晋国,楚共王沉不住气了。

  宋华元弭兵的第三年(前576年)夏天,楚王就准备起兵北进,大夫子囊劝谏说:“晋、楚结盟不及三年,就背弃盟约,恐怕不行吧?”司马子反说:“结盟算什么!只要敌情有利于进攻,就可以出兵。”楚王听从子反的意见,兵发中原,首战进攻郑国,到达暴隧。接着又攻打宋国,到达首止。郑国人被激怒了,派子罕率军进攻楚国,占领新石。此时,楚国的申叔时已告老还乡,听到子反怂恿楚王举兵,叹息说:“子反背信弃义,一定会招祸的!”

  晋国的中军元帅栾书想起兵伐楚,韩厥阻止说:“不用着急,让它自己加重罪孽,诸侯自然会背离它!”等到冬天,晋士夑与齐、宋、卫、郑、吴等国大臣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会见,商讨对付楚国。这是吴国首次参与中原诸侯的盟会。

  楚王为破坏诸侯联盟,公元前575年春天,派公子成出使郑国,用汝阴(今安徽阜阳)的土地收买郑国人,请求议和。于是郑国又背叛晋国,与楚国在武城结盟。在楚军支持下,郑子罕反过来又攻打亲晋的宋国,宋国战败,宋将乐惧、将鉏被俘。卫国为了讨好晋国,替晋国出兵攻打郑国,到达鸣雁(今河南杞县北)。

  至此,晋、楚再次反目,第一次弭兵运动失败。

  时隔不久,晋、楚两国便在鄢陵开战。


  (https://www.biqwo.com/dudu/2/2786/148037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