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列国纪事 > 第三十六章 流亡公子

第三十六章 流亡公子


  晋献公的八个儿子中,重耳是最具传奇sè彩的一个。

  公元前655年,重耳被迫出逃,经历了十九年流亡生活。

  重耳自幼喜欢交友,十七岁时,身边已有许多贤能之士。在众公子中,重耳年龄较长,献公即位时,他已二十一岁。献公二十二年,骊姬作乱,重耳被朝廷追杀,逃亡翟国——母亲狐姬的娘家。跟随他一起逃走的有赵衰、狐偃、季子、介子推等十五位贤士。

  重耳到翟国后,正遇上翟人讨伐赤狄。他们俘虏了两位赤狄公主,就把长公主季隗嫁给了重耳,后来生了伯鱼、叔刘;将小公主叔隗嫁给了赵衰,后来生了赵盾。晋惠公五年,有人在翟国看见了晋国的寺人披。重耳害怕遭遇暗杀,打算逃走,对妻子季隗说:

  “等着我,假如二十五年不见回来,你就改嫁吧!”

  “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谁还会要我呢?”季隗苦笑着说。“到那时,我坟上的柏树也许都长到一丈高了。话虽如此,无论到何年何月,我也要等你……”说着,泣不成声。

  重耳也哭了,又找赵衰、狐偃商量,对他们说:“刺客已经现身,怎么办?当初投奔翟国,也并非期望他们能帮助我继位,完全是就近投奔,暂且歇脚罢了,没想到歇了这么久,整整十二年!我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还一事无成!你们看看这满头白发,能不羞愧吗?如今翟国也不能住了,下决心走吧!听说齐国的管仲、隰朋已死,齐桓公正发愁无人辅佐,咱们还等什么呢?”

  大家都赞成去齐国,于是重耳告别亲友,带领众人离开翟国,向东进发。

  重耳一行经过卫国时,正值数九寒天。卫文公对这群冻得瑟瑟发抖的流浪者很不礼貌,既不招待也无馈赠。大家无处栖身,只好顶着寒风继续东进。穿过五鹿(今河北大名东)的乡野时,饥寒交迫,不得不沿门乞讨。农夫把土块放进重耳讨饭的器皿,重耳很生气,想要鞭笞他。赵衰劝阻说:“这是上天的赐与啊!虽然是一块土,可它象征着土地,你应该接受它才是。”重耳明白赵衰的意思,遂向农夫叩头道谢。农夫不解其意,反而嗤之以鼻。

  离开村舍后,大家又赶了十几里路程,个个饥肠辘辘,实在无法继续行走了,只好停下来歇息。众人争相采集蕨薇煮食,可是重耳不能下咽。过了一会儿,介子推捧着一盂肉汤献给他。重耳狼吞虎咽地吃了,感觉很香,问介子推说:“你从哪儿弄来的肉啊?”介子推苦笑着说:“麻雀肉,公子肯定没吃过。”重耳信以为真。等到再起程时,介子推的腿跛得很厉害,别人告诉重耳说:“公子刚才吃的肉汤,是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股肉烹煮的。”重耳很震惊,流着泪对介子推说:“是我这个逃亡的人连累了先生,我以后一定会报答你。”

  介子推说:“我不求回报,只要公子能够早ri回国,广施恩德,清明政治,就是成全了臣下的股肱之义!”于是,重耳强迫介子推坐到自己的车上,一同前行。自此以后,重耳不再挑食,与大家一起采集野菜野果充饥。

  次年chun天,重耳一行终于到达齐国。

  这时,齐国的霸业已走向衰落,齐桓公的健康状况也一天不如一天。听说重耳来了,齐桓公很高兴,以上大夫的礼仪隆重接待重耳,又将宗室女儿嫁给他做妻子,送给他宽敞明亮的房舍、二十乘大车和充足的粮食财货。可是齐桓公并不想重用他,只是希望他安安然然地住下来,享受生活,不要成为齐国的对手而已。

  新娘姜氏温存体贴,侍者殷勤恭顺,重耳感觉很满意,不想再奔波了。不久,齐桓公去世,发生内乱,众公子争斗,联军征讨……可这些变故,对重耳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他依然无忧无虑,舒适自在地生活着,从未想到离去,也不想有所作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局外人。

  五年过去了,跟随重耳的亲友们坐不住了。

  有一天,赵衰、狐偃几个人避开重耳,聚集在野外的桑田里秘密谋划,想要胁迫重耳回国。谁也没想到,他们在树下说的话,被树上采桑的侍女听见了。侍女很害怕,就把这个机密报告给女主人,姜氏担心她泄密,故意发怒,私下处死了她。于是,姜氏恳求重耳说:“您是有志向的公子,因为困顿才寄居在这里。跟随您的十几位贤士,都把自己的身家xing命寄托在您的身上,您这样蹉跎下去,何时才能成功?齐国已经没有指望了,您赶快离开,另谋出路吧!”

  重耳却说:“我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能再活多久?人生如梦,但求安乐,有你守护在我身边已经足矣,何必再自寻烦恼!我甘愿老死齐国,决不离去。”

  姜氏闻听,悲愤至极,呵斥说:“我为您感到羞愧!留恋妻室,贪图安逸,足以败坏您的名声!我虽然是个女人,可也决不跟一个丧失志气人生活下去!您如果这样,我就死去……”

  姜氏声泪俱下,重耳却充耳无闻,无动于衷。

  姜氏无奈,便与赵衰、狐偃一起谋划,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马车已经走得很远了,重耳才醒过来。发现被亲友愚弄,勃然大怒。从车上跳下来,抓起长戈追赶狐偃,要刺杀他。

  狐偃是重耳母亲狐姬的弟弟,他一边躲避一边喊:

  “杀了我,如果能成全您,也算了却我姐的心愿了!”

  “假如做不了国君,我就吃了舅舅的肉!”重耳气愤地喊道。

  “我的肉有腥味,您怎么吃得下去?”狐偃嬉皮笑脸地说。

  重耳追不上他,只好作罢。

  于是,一群逃亡者又继续前进了。

  深秋时节,重耳一行到达曹国的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很想得到曹君的救助,但被婉言拒绝了,而且还遇上了一件让重耳觉得很没面子的窘事。

  曹君是个满口仁义,内心yin暗的小人。他很早就听说,晋公子重耳的肋骨长得与常人不同,像鳞甲一样,是连成一片的。出于对人体**的好奇,曹君很想看个究竟。于是,趁重耳晚上洗澡的时候,就偷偷地隔着帘子向里面窥视,发现重耳脱光衣服的样子很奇特,正偷看着,还未及看清肋骨,就被重耳发觉了。曹君自觉无趣,掩面退避。

  重耳觉得很羞耻,没有洗完就穿上了衣服,心神不宁地走出浴室,对狐偃说:

  “我光着身体的样子一定很丑陋,却被人家偷看了。”

  “如果您是国君,就杀了他!可现在不行,您还不拥有国家,所以就没有尊严。千万不可懈怠,一定要努力啊!”

  “听舅舅的,赶快结束这寄人篱下的ri子!”

  天还未亮,重耳就催促大家起床,准备动身。

  狐偃没有想到,这件小事,对重耳的刺激竟然如此强烈。

  曹国大夫僖负羁听说曹君偷窥重耳洗澡,气得浑身哆嗦,愤愤地说:“招祸的ri子不远了!晋公子在危难中,又是姬姓同宗,为何不能以礼相待?”于是,私自给重耳送来早饭,又在食物下面藏了一块玉璧。重耳只接受了食物,把玉璧退还他。僖负羁感慨地说:“晋国的复兴不会远了!”由此,两人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重耳离开曹国,加紧赶路,很快就到了宋国的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

  宋襄公被楚国打败后,正在养伤,听说晋公子重耳逃难而来,十分同情。用接待国君的礼节迎接重耳,送给他戎车二十乘。重耳深为感动。宋司马子鱼和狐偃友善,对他说:“敝国弱小,新近受挫于楚,国君又在病中,实在没有能力护送公子回国,请您转告公子,还是寻求大国帮助吧!”重耳知道宋国困顿,不愿意再打扰他们,便匆匆离开了。

  重耳路过郑国时,郑文公不能以礼相待。

  郑大夫叔詹劝谏说:“晋公子贤能,跟从他的人个个都是相才,千万不可轻视。要么以厚礼相待,不然就围剿他们,免得ri后成为郑国的祸患。”郑文公不听,让寺人扮成市井无赖,威逼恐吓他们。重耳无奈,当天就撤离郑国。

  公元前637年,重耳一行到达楚都郢城。

  楚成王很赏识重耳,准备以诸侯之礼接待他。重耳一再辞谢,不敢领受。楚王笑着说:“您总有一天要做国君,迟与早没有区别,寡人用诸侯之礼接待,不过是希望您早ri登基罢了!”

  赵衰也劝谏重耳说:“公子出亡近二十年,受尽艰辛屈辱,小国尚且轻视您,何况是大国呢!楚王执意要高抬您,这是上天要您兴起,应该领受。”

  重耳不再推辞,遂以诸侯之礼拜会楚王,楚王设享礼接待他。楚王说:“寡人以厚礼款待您,还想赠送您许多上等礼品,假如您能回国继位,打算用什么报答寡人呢?”

  重耳说:“楚国地广物博,珍禽异兽,象牙犀角,翎毛皮货,丝绸玉器之类,都盛产于贵国,君王的府库、苑囿大概都无处可放了,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来报答君王。”

  楚王又说:“尽管这样,您总得有所表示呀!”

  重耳被逼急了,只得说:“倘若我能回国继位,一旦晋、楚两国在中原兵戎相见,我甘愿退避三舍(三十里为一舍),以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如果还不能得到君王的谅解,那我只有左手持弓箭,右手握剑戟,同君王在战场上较量了。这就叫做‘万不得已而为之’啊!”

  楚令尹子玉见重耳出言不逊,等到散席之后,便劝楚王杀了重耳,以绝后患。楚王特别迷信天命、鬼神,对子玉说:“重耳不是凡人,流亡在外近二十年,多少人想暗杀他,为何都没有成功?这是上天在保佑他。假如违背天意而诛杀他,灾祸就会降临楚国。”因此,楚王不仅不杀重耳,还时刻为他的安全着想,专门派亲兵守卫重耳居住的馆舍,以防不测。

  秦穆公听说重耳到了楚国,立刻派使者南下,召重耳赴秦。楚成王巴不得让重耳赶快离开,免得在楚国被人谋杀,给自己招惹麻烦。于是,又送给重耳许多珍贵礼品和财货,派出几十辆兵车,护送重耳前往秦国。

  重耳到达秦国,秦穆公很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第二天,秦穆公又单独召见重耳,另辟富丽宽敞的馆舍让其居住,并将宗室的五个女儿一并送给他,其中就有先前嫁给晋太子圉的怀赢。论辈分,怀赢是重耳侄子的前妻。重耳知道后,坚决不肯接纳她。于是,就故意轻贱怀赢,想逼走她。

  有一次,重耳让怀赢捧着水瓢为他浇水洗手,洗完了,一边甩着手上的水一边说:“走开!”怀赢很生气,指责他说:“秦、晋两国地位平等,你是晋国公子,我是秦国公主,凭什么轻视我?”重耳害怕了,他知道怀赢一定会向穆公告他的状。便脱去衣冠,把自己囚禁起来,等候处治。

  秦穆公果然知道了,召见重耳说:“寡人送给公子的几个女儿中间,怀赢最有才气,也是宫中的女官。太子圉来秦国做人质时,做了他的妻子。寡人现在想让她嫁给公子,唯一担心的就是她结过婚,被人遗弃了,名气不好。除此之外,她什么都好。寡人不敢用婚嫁的大礼让公子娶她,却又希望公子能和她成婚,主要还是因为寡人太喜欢这个女儿了。这次公子自囚受辱,完全是寡人的过错。至于今后对怀赢作何安排,就由公子自己做主吧!”

  重耳告辞穆公回来,心情很沉重,思前想后,还是不愿意接纳怀赢。季子见他苦恼,就劝他说:“男女成婚,为的是生儿育女。同姓不通婚,是怕亵渎祖宗,招致灾难。如今您和子圉,志向不同,只是路人的关系,娶了他所抛弃的人,来成全回国这件大事,不也可以吗?”重耳又问赵衰、狐偃说:“到底怎么办?”

  狐偃直接了当地说:“你连子圉的国家都要夺了,娶他的妻子有何不可?只管听从秦君的命令吧!”赵衰说:“礼志上说:‘yu求于人,必先施德;yu人爱己,必先爱人;yu人从己,必先从人。无德无爱,而求用于人,那是罪过。’你现在必须服从秦君的安排,与他联姻,用心去亲近他,让他觉得你有仁德,有爱心。就这样还怕节外生枝呢,有什么可犹豫的?”重耳只是叹气,没有再说什么。

  怀赢痛哭流涕,找重耳的舅舅狐偃说:“我是被抛弃的人,如果第二次再被抛弃,我只有自尽了。”狐偃预感到事情的严重xing,劝导重耳说:“穆公的良苦用心你还不明白吗?这件事,你一定要慎重啊!穆公怨恨太子圉,所以才这样做,您千万不能因小失大。穆公是你最后的依靠了,再要失去他的帮助,你这辈子就别想回国了。”

  重耳听从亲友的劝告,决定接受怀赢。让舅舅和赵衰去纳聘礼、订婚约,亲自迎娶怀赢。秦国人都称颂重耳敦厚仁义。

  等到重耳的情绪稳定下来以后,秦穆公以招待国君的礼节招待重耳,赵衰担任宾相,一切都按照享礼的仪式进行。穆公对大夫说:“享宴之礼,诸位必须认真对待。一要善始善终,以虎头蛇尾为耻;二要内心恭敬,言行谨慎,以表里不一为耻;三要形式得体,内容实际,以华而不实为耻;四要量力施行恩德,以超出自身能力为耻;五要言必信,行必果,以施而不济为耻。如不杜绝这五种耻辱,就不能立国。即使对外用兵,也不会有所收获。所以,大家要慎之又慎。”

  chun秋时期盛行赋诗言志,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妇孺百姓,无不能者。次ri宴饮时,穆公首先吟诵了《采菽》,含蓄地表示,愿意帮助重耳取得晋国。重耳闻听,下堂拜谢,吟诵了《黍苗》。赵衰在旁边说:“公子仰望君侯,犹如禾苗盼望chun雨一样啊!”穆公很高兴,又吟诵了《鸠飞》。重耳吟诵《沔水》答谢,抒发思乡之痛:

  河水悠悠,东流入海。

  翱翔之鹰,时飞时停。

  叹我兄弟,国人亲友。

  离乱之人,谁无父母?

  谗言惑众,扰乱视听。

  莫之以惩,我心堪忧……

  穆公说:“寡人明白你的意思,想要尽快回国,这又何尝不是寡人的期望呢?”于是又吟诵了《六月》:

  六月人惶惶,整兵上战场。

  戎马鸣赳赳,军旗猎猎响。

  猃狁犯边疆,一夜抵泾阳。

  驱敌太原北,何处逞凶狂……

  重耳慌忙下堂,稽首再拜。于是穆公让太史占卜,准备选择吉ri送重耳回国。

  冬十二月,秦穆公以百里奚、繇余为军师,公子絷、公孙枝为大将,邳郑之子丕豹为先锋,率领兵车四百乘,自雍都出发,护送重耳回国。


  (https://www.biqwo.com/dudu/2/2786/148035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