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列国纪事 > 第十六章 长勺之战

第十六章 长勺之战


  鲁国是齐桓公想要征服的第一个目标。

  他无法容忍在自己的身边躺着一个虎视眈眈的家伙!

  管仲极力反对,齐桓公不听,执意调集军队,以高子为大将,鲍叔牙为副将,高傒为军师,起兵伐鲁。

  鲍叔牙接到命令后,问管仲说:

  “齐、鲁两家的恩怨早已了结,你为何不阻止他?”

  “我已经劝阻过了。”

  “趁现在还没有出兵,再劝谏一次吧!”

  “君主已经不耐烦了。”

  “可你是他的相国、相父啊!”

  “相父也是臣子啊!”管仲苦笑了一下,说:“颂扬君主的美德,纠正君主的过失,上下和睦相处,这是你我所希望的。但真正要做到,却十分艰难。作为臣子,如果频繁地违背君主的愿望,反复地提出不同意见,恐怕就要招致羞辱了。朋友之间,因为经常指点对方的缺点尚且会造成疏远,何况是国君呢?”

  “可你想到没有,国家百废待兴,睦邻关系正在恢复,这次战争无论胜败,都会给齐国带来负面影响……”

  “军令如山,不必自讨无趣。”管仲说。“相父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如果丢了这个身份,也许所有的改革计划都会停滞,我是不想停步啊!这也算是明哲保身吧?”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二年)chun天,齐军侵入鲁国。

  鲁庄公虽然心有余悸,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一年多来,他每次想起乾时的溃败,就不由得想诅咒管仲,如果不是他的误导,何至蒙受那样的羞辱!后来,听说小白拜管仲为相,方知又上当了,气愤之余,常有报仇雪耻之念。没想到,他们居然又打上门来了,真是欺人太甚!

  于是,鲁庄公派遣使者向各国诸侯请求救援,同时调集兵马战车,准备抗击齐军。

  这时,大夫施伯求见,禀告说:“宫外有一士人自荐,大概是曹沫将军的远房族人,姓曹,名刿,自称有战胜齐军之策,请求拜见君主。”鲁庄公很高兴,便让施伯召其进宫。

  曹刿是东平乡人,出身卑微,其貌不扬,从小喜爱研读兵法,一直没有机会展露自己的才智。听说齐国起兵进犯,准备前来自荐。同乡的人都劝阻他说:“国君身边的谋士很多,自有退敌之策,你凑得什么热闹!”曹刿却说:“那些享受厚禄的人,既保守又浅陋,不一定有深谋远虑。”遂自荐于宫门,正好遇上了大夫施伯。

  曹刿进宫后,庄公对他很热情,请他坐在自己的对面说话。问他说:“你准备采用什么战术打败齐军?”

  曹刿说:“领兵作战,一要把握天时、地利、人和,做到随机制胜;二要严守战术和布阵的机密。只有到了两军阵前,深察敌情地貌,才可能制定出随机应变战术,我现在岂敢信口雌黄?”

  庄公听了曹刿的话,觉得很有道理,遂说:“好,寡人将会与你一同去前线作战。”

  曹刿说:“那么,敢问君主凭藉什么同齐军作战呢?”

  庄公说:“寡人自即位以来,与百姓甘苦与共,上等的生活享受,从来不敢独自占有,一定要分给众人共同享用。”

  曹刿说:“这类施舍的范围很小,百姓不会拥戴您的。”

  庄公说:“祭祀的牛羊玉帛,不敢随意虚夸。祝史的祷词,一定要求讲真话。”

  曹刿说:“这些微不足道的虔诚算不了什么,神灵也不会因此而降幅。”

  庄公说:“民间的诉讼,无论案情大小,寡人虽然不能事必躬亲,完全洞察,但必定认真去做,力求赏罚分明,取信于民。”

  曹刿说:“这样很好,只要国君有为百姓尽心尽力的思想,大家就会拥戴,仅凭这一点就能战胜敌军。不过作战的时候,希望能按照我的部署进行。”

  庄公慨然应诺,将军队交予曹刿指挥。

  齐军逼近鲁国的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鲁庄公和曹刿同车抵达前线。

  于是,齐、鲁两军在长勺形成对垒之势,战斗随即开始。

  齐军前锋部队的战鼓已经敲响了,兵车正以排山倒海气势向前挺进。鲁庄公听见齐军的战鼓,心里一阵紧张,挥起手中的旗子准备下令击鼓。曹刿阻止说:“慢!不到时候。”一会儿齐军的第二通鼓声又响起来,鲁军依然没有动静。齐军以为对方怯阵,便临时后退。曹刿等到齐军的三通鼓敲罢,高声喊道:“可以了——击鼓前进!”于是,鲁军随着雷鸣般的鼓声,以数百乘战车开道,奋勇向前冲杀。齐军遭遇突然袭击,军阵大乱,人马、兵车互相践踏,士卒失去控制,各自逃命,被掩杀过来的鲁军杀得七零八落,死伤无计。齐军全线溃败。

  鲁庄公准备乘胜追击,曹刿又阻止说:“且慢!”遂下车仔细查看齐军逃亡的车辙,然后又跨上车前的横木,观察远处齐军溃退的阵容,回头对庄公说:“没有设伏,下令追击!”鲁军士气正旺,在庄公亲自率领下,向前追赶了数十里。齐军拼命逃窜,毫无还击之力。鲁军大获全胜,缴获大量粮草和兵甲装备。

  鲁庄公大败齐军,十分兴奋,在车上对曹刿说:“现在可以讲一讲你的战术了吧?”

  曹刿说:“作战,凭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对方的勇气已经耗尽,我军却士气正旺,所以能够克敌制胜。大国狡诈,很难琢磨,齐军败退后,我担心有埋伏,所以要仔细查看他们的车辙是否混乱,远处的旗帜是否倒下。这样才能决定是否追击他们,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鲁庄公对曹刿的才智和战略战术十分欣赏,任用他为将军。此后几年,庄公在曹刿的辅佐下,又先后两次打败宋国的侵扰,国力逐渐恢复。

  齐国在长勺失利,使齐桓公冷静下来。在管仲的劝导下,他开始关注东周的整体形势变化,更加重视与诸侯国的联盟与合作,伺机讨伐那些不驯服的诸侯。为了缓解齐、鲁国关系,次年冬天,齐桓公迎娶鲁国公主为少夫人,是为恭姬。


  (https://www.biqwo.com/dudu/2/2786/148033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