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列国纪事 > 第五章 周郑交质

第五章 周郑交质


  周平王是个爱动心机的人。起初,为了笼络郑国,让郑武公做了王室的卿士,执掌朝政。郑武公去世后,又让郑庄公继承了这一职位。眼看着郑国越来越强,为均衡诸侯的势力,便暗中将部分权力分托给虢公管制,以削弱郑国的权势。

  有人向郑国透露了这个消息,郑庄公很恼火,多次给平王脸sè看,甚至质问平王。周郑关系由此变得紧张起来。

  周平王不愿意得罪郑国,搪塞地否认说:“不会的,没有这回事情。”并安慰郑庄公说,“您如果信不过寡人,那就交换人质吧!”对天子来说,交换人质是很生分、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平王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出乎意料是,郑庄公竟然表示同意,说:“好!大王既然这样说了,那就交换吧!”。弄得平王骑虎难下,只好派王子狐入郑为质。郑国也派公子忽到雒邑去做人质。

  史称“周郑交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王子狐由郑国返回,因哀伤过度,刚回到雒邑就死了。其子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因为父亲的死,周桓王对郑国心怀怨恨,打算收回郑的权力,交给虢公管制。郑庄公听说后,非常气愤,为了报复桓王,等到夏收时,便派大夫祭仲带兵去温地(河南温县)抢割了王室的麦子。秋收时,又派军队去成周(雒邑东)抢收了王室的谷子。

  周郑再次结怨,关系恶化。

  世人议论说:“天子与诸侯交换人质,就已经错位了。何况诚信不发自内心,即使交换人质又有什么用呢?《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说的都是忠信之道啊!”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为寻求和解,前往成周朝觐天子。周桓王对其抢收王室庄稼的事耿耿于怀,未能以礼相待。郑庄公受了侮辱,心中怨恨,愤然离去。周公黑肩劝桓王说:“王室东迁时,依靠的就是郑国和晋国。现在对郑国表示友善,也是为了笼络其他诸侯。即便如此,还惟恐人家不来朝觐,何况是不加礼遇呢!依臣看,郑国人不会再来了。”桓王不听,又下令收回郑国的一些封地,赐予其他诸侯,周郑矛盾进一步加剧。

  时隔不久,“繻葛之战”就爆发了。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剥夺了郑庄公参与王室行政的一切权力,自此,郑庄公不再朝觐天子。

  秋天,周桓王召集陈、蔡、虢、卫四国的军队讨伐郑国。

  桓王亲自统帅中军,虢公林父率领蔡、卫军队为右军,周公黑肩率领陈**队为左军,浩浩荡荡,向郑国挺进。

  郑庄公闻讯,立即调集jing锐善战之师,全力反击。两军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开战。

  郑公子子元擅长兵法,向庄公建议,组成左、右两个方阵,以左方阵抗击蔡军和卫军,以右方阵抗击陈军。并说:“陈国刚发生过动乱,军心涣散,缺乏斗志。如果先迎击陈军,肯定一触即溃。周王的中军必然要去救助,联军的阵营就会出现混乱。蔡、卫两军孤立无援,支持不住,必定抢先逃窜。这时再集中兵力,夹击周王的中军,我军必胜。”

  郑庄公采纳子元的战术,任命曼伯为右方阵主将,祭仲为左方阵主将;原繁、高渠弥为中军正、副统领。命令全军将士:“听从指挥,密切配合,看见令旗一动,便击鼓冲锋。”于是,庄公以二十五辆战车为前锋,一百二十五辆战车紧随其后,布成一条鱼丽之阵,向联军发起猛攻。陈军果然最先溃败,四散逃亡。周桓王率领中军前去增援,反被陈国的溃兵搅得顿时大乱,指挥失灵。蔡、卫两军遭遇祭仲的左方阵攻击,节节败退,各自逃命。郑军两面夹击,不到两个时辰,联军全线溃败。

  周桓王不甘心失败,还在继续顽抗。此时,郑将祝聃在战车上引弓放箭,shè中桓王的肩膀。祝聃正yu驱车追杀,被庄公制止。庄公不无得意地说:“君子不yu过分凌驾于人,平ri冒犯长辈尚且要受责难,何况是欺凌天子呢?如今我们苟且能够自救,社稷不至陨灭,寡人就知足了。”于是郑军停止攻战。

  当晚,庄公派祭仲前往联军营帐,慰问周王及各国的参战将士。桓王正在伤痛之中,掩面无语。祭仲敷衍地安慰了几句,便抽身退了出来。庄公闻听,心中窃喜。

  繻葛之战,周桓王一败涂地,王室的威信一落千丈。

  郑庄公挫败周王,声威大震。

  此时,卫国发生内乱。


  (https://www.biqwo.com/dudu/2/2786/148031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