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新闯王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藤盔藤甲

第一百八十三章 藤盔藤甲


  陕西在21世纪是黄土高原童山霍霍。其实在明末那个时候。陕西还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水土也不像现在这样流失严重。到了现代这个样子。就是这个小冰河时期和后來人为造成的。比如在民国初期的时候。南泥湾还是虎豹出沒森林蔽日。当然。我们沒必要去怪罪谁。

  一进森林。吕世有种重回故园的感觉。毕竟在刚刚來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自己在这里“生活战斗”了两个多月。期间与弱小动物奋斗为饱胃肠。与虎豹争斗为了生存。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吕世带着监军士着以实战练兵为出发点。教他们埋伏。陷阱。伏击。侦探。等等科目的时候。每次换來的都是一阵阵看白痴的眼神。

  这很打击吕世作为穿越众的信心。

  感情耿奎在上万军民里选出的这些精英中的精英。几乎都是在森林与重山间和虎狼当道的世界里艰苦挣扎活命剩下的。吕世说的那些所谓求生方法。对于他们來说简直就是小儿科或者是找死的小把戏。看看。吕世这才知道。电视穿越害死人啊。

  但是吕世一知半解的侦探抓俘虏套消息。尤其是审讯的方法。还是让这些监军士叹为观止。同时也使得吕世高大慈祥的形象大打折扣。然后很自然的拉开了与军师的距离。

  既然沒有什么可以教这些监军士的。那就分派任务吧。

  吕世靠着一棵大树。小声的对耿奎吩咐道:“耿奎兄弟。这次练兵也不能光顾着练习。也要做些实际的工作。”

  “但听军师吩咐。”

  吕世看看左近沒人。严肃的道:“按照我们当初的战略规划。即将转战渭南。到那里建设我们的根据地。但是。这里离渭南千山万水。沿途关口要隘我们两眼一抹黑。这就同盲人瞎马。非常危险。尤其我们还有大队老弱和不可或缺的物资的运输。这样就更加危险。所以我要求你的兄弟。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向着南方运动。一定尽可能的为我们即将展开的战略大转移寻找出一条路來。哪怕这条路。你仅仅是探出五天的也好。”

  耿奎皱眉。深思不语。但看看军师焦虑的目光。咬咬牙道:”军师放心。我一定会带着兄弟给大家探出一条路來。“

  “那就拜托兄弟了。”吕世盯着耿奎片刻。看不到他眼神里的犹豫。于是抱拳拜托道。

  监军士在吕世严格要求最低界限之后。被耿奎带进向南的大山中消失不见。

  于是吕世就很沒面子的跟在弓箭队后面玩去了。

  弓箭队队员不比其他队。有队兵五百人只有武长不设置小队长。

  其实一个弓箭手那都要三五年磨练才能出來的。但是吕世哪里有三五年时间给他训练。于是。吕世就在上万的山寨人马中。放宽了年龄限制。精挑细选出老猎户组成。

  弓箭队的训练要比枪兵简单些。只要你能站好横队就行。射击时候也不需要前进后退。当初吕世训练这些弓箭队主要是三段射。保证箭雨覆盖的连绵不绝。让对方根沒有机会抬头反击。

  來以为自己的这个思想是及其先进的。但是。当自己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一个在边军逃出來的军汉弱弱的一句。这个都是我们必须习练的。也沒什么新鲜啊。军师。能不能來点新鲜的教我们。吕世就只剩下尴尬了。

  于是在训练了几天横列队形之后。吕世就将他们开进山中。为山寨战兵收集猎物肉食了。

  他们在森林中奔跑跳跃。加强箭法。虽然取消了长跑的体能训练。但在山野间追逐猎物也变相的增强了体质。最主要的是额外的副产品。那就是给山寨那些艰苦训练的战士。和山寨的老弱带來了丰富的肉食。

  身体素质的增长不能靠吃饱就可以达到的。最主要的还是依靠蛋白质。就是肉食的增加才能达到。由于有五百变相狩猎队的存在。已经完全能够保证训练的战兵顿顿有肉食了。

  现在。监军士已经出发了。弓箭兵实在不是吕世能教导的了。就凭借他那打那指那的箭术。只能添乱。吕世还在这里干什么。把权力交给那些队长吧。自己灰溜溜的回山寨了。

  看看。穿越也不是万能。这让吕世真切的感觉到了那句话:“一切新事物的发展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出现的。”

  于是吕世自动的继续做他熟悉的事情。去验收下自己创造的效果。

  在这以前。吕世看到山寨战兵上战场根就沒有盔甲防护。弓箭和榆木喷的铅子都会对只穿单衣的兄弟造成巨大的伤害。虽然弓箭造成的死亡不大。但是负伤失去战斗力的却不少。于是兄弟们的防护问題就提上了日事议程。

  棉被是威力巨大。但是那毕竟笨重。只能在攻城之时才能派上用场。真正两军对垒。那就根不实用。两军对阵。这时候盔甲才是大家最好的防护。

  但是。盔甲打造费时费力而且造价昂贵。就连大明卫所千户兵丁都装备不起。根就不是山寨这样的财力能做得到的。缴获的有数。几十领盔甲连山寨重要首领都不能照顾全。更别说是普通战兵了。

  藤牌在这个时候已经普及。也是对弓箭最好的防御器械。但枪阵的士兵不能一手拿枪一手藤牌。那样就不能握枪杀敌。而敌人远距离弓箭的杀伤却是枪阵对敌前的最大威胁。

  这时候吕世就想到了后世的一件东西。。矿工帽。当然。21世纪的矿工帽都是塑料的。而在八十年代前。却全是柳条编制的。那东西物美价廉。防护性极高。而且在这大明世纪里。满山都是藤条。(北方叫油条。多年生植物。韧性极好。)而编筐编篓那是穷苦百姓必会的手艺。做起來非常简单。

  随着滕盔的生产。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藤甲。当初在三国里。那藤甲兵可是杀的蜀军丢盔弃甲束手无策的。

  不过也看出了这东西的缺点。就是薄了些。抵御的效果相对较差。吕世曾经专门寻找到八队队长讨论藤甲等的得失。以便日后改进。李力便指出了这藤甲的好处和缺点。李立言道:“这藤甲的缺点其实也很好解决。只要把现在的单层换成双层的就可以了。”

  吕世一听豁然顿悟。办法就是如此简单。藤条这东西即使是双层的也不会增加多少斤两。也不会影响到士兵的作战体力。如果拿桐油浸泡过后就更好了。那就会刀枪不入了。

  不过桐油浸泡之法却不可取。一來是山寨沒有那么多金贵的桐油。二來一但拿桐油浸泡了这东西就怕火了。诸葛亮火烧藤甲军的故事那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吕世可不想自己的兄弟们都在战场上变成烤乳猪。所以就只有加厚到双层。最好在战斗前还能在藤甲上浇上水來防火。即使这样也不会增加多少斤两。

  吕世和王小到了编制藤甲的地方已经是下午。整个场地有几百老人在成堆的藤条里忙活。见军师來了。忙丢下手里的活计爬起來给军师磕头。吕世忙又上前挨个搀扶。

  可是扶起了这位。却跪下了那位。把个吕世忙的是手忙脚乱。见老人依旧在礼节上纠缠。吕世忙放下这个问題。直接转移话題。就把自己关于增加藤甲藤盔的想法说出來。征求大家的意见。那几十个老人代表连连道:“这个沒问題的。会这个手艺的老人山寨里多的是。也不是个什么难度高的手艺。只要让干的动的女人孩子砍來足够的油条(藤条)。不出几天保证让每个上阵的孩子穿戴上密实坚硬的藤甲藤盔。这也算是我们大家为山寨尽点力气。”

  说完了藤甲的问題。吕世就说到吃饭的问題。吕世随口问道:“几位大爷大伯。午饭可吃好了。”

  几十个老人忙不迭的点头。其中的一个年纪最长的老人还红着脸道“吃好了。吃好了。从來沒像今天这样饱喔。我还照他们多喝了一碗粥的呢。都快赶上小伙子了。”

  吕世眉头一皱道:“咱们有了粮食了。怎么还喝粥。难道负责分发的头领沒给你们家送去吗。”

  “送到了送到了。”几十个老人怕军师误会了分发粮食的头人。也知道现在山寨军规严苛。忙不迭的替他们分辨道:“分发的人都是按人头分发的。沒有缺我们一粒粮食的。只是我们几个老不死的也沒什么用处了。少吃一口多给家里那些长身体的留点罢了。这还是托了军师的福啊。搁在往常了。早就应该让家里人背到山里丢掉了。”言罢想起先前的苦楚就用衣袖不断的抹着眼泪。

  最近几年在这山陕之地。在天灾**里。为了留口吃的给下一代活下去。一些老人就悄悄的自己走到山里去自生自灭。让这样的人伦惨剧不断上演。

  吕世听说此等人伦惨剧。红着眼睛揪心的一拳砸在地上。“这该死的贼老天。这该死的世道。”

  大家见军师如此。都感动非常。纷纷上前劝解。

  吕世给各位老人深施一礼郑重道:“熟语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恳请各位大爷伯伯保重身体。山寨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

  (三章并一章。为了增快速度也是为了避免大家说我灌水凑字数。呵呵呵)


  (https://www.biqwo.com/dudu/2/2278/142295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