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战火之血与火 > 谍战到底是什么

谍战到底是什么


  起了个这样的标题,就是想借此阐述一下我写这些东西的源泉在哪儿。

  谍战,顾名思义,就是属于谍报人员的战争。

  谍,就是指间谍,特工,不可具名人员,等等。

  在我从小到大看的所有间谍书里,都明确的指出,所谓谍战,必须是一个接一个的谜团。

  提起谍战小说,不得不说英国人厄斯金·柴德斯写的那本不太本人所知道的《沙岸之谜》。我自己好像是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从图书馆里借到的这本书。当时一起借到的,还有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可以说这两本书完全占据了我幼年时期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所有构思和属于少年派的奇思妙想。《福尔摩斯》就不多说了,相信在铁血看书的一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鼎鼎有名的大侦探。即使不知道他,至少也知道小罗布特·唐尼塑造的那个荧幕形象。

  《沙岸之谜》可以说是影响我后期几乎东西的一本书。不过挺可惜的,因为它的英文原版本不多,而且市场推行力不够,读过它的朋友可谓少之又少。但我绝对发自肺腑地说,这是一本好书。真的,有能力和时间的朋友可以去买一本来看看,现在已经出了全译本。我也看过了,和原著的意思相差不大。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东西少。

  我个人极其喜欢那种只带一把小刀就敢冲进全世界最危险地方求生存的人,也喜欢这种创作类型。《沙岸之谜》就是这样的剧情。前半部分。主角卡拉瑟斯就有这样悲催的命运,他被骗上了一艘帆船出海游玩。他自然就不得不去学习驾驶帆船的各种技巧,等他终于学会的时候,却又遇到了德国间谍,整个故事的前提背景就是这样的悲催。其实我自己在写《战火》以及《战火之血与火》的时候,也暗暗地偷用了作者这样的手法,一个小菜鸟,出没在谍海之中,试图以自己的力量去阻止一些事情发生。对,就是这样。

  之所以开篇就要替《沙岸之谜》致敬,完全是因为这本神奇的谍战小说不仅在剧情和人物设定上别出心裁,它对一战之前欧洲形势尤其是德国形势的预测更是极其准确,可以说和当年那本《冰山沉船》有点相似之处。

  在接触了间谍小说之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种既能YY,又能洞察世界局势的小说体。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相仿同学们喜欢上琼瑶阿姨或是张爱玲奶奶,那段时间,我泡在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试图搜集我想看的间谍小说。

  第二本书很快就出现在我的视线中。艾瑞克·安卜勒写的《间谍墓志铭》。这本书走的是朴实无华的描写路线,它朴实到你每读十行,就能小睡一会儿的境地。抱歉,初中那时候的我实在不是块读书的材料。不仅应该学习的课内知识能读睡着,连课外书我也读睡着。

  但正是一本这样让我读睡着的书,日后成了我所有《战火》系列的最根本编写砥柱。我借鉴了《间谍墓志铭》一书的构成方式。也就是说,主角开始设定的场景,其实就是从《间》这本书里得到的灵感。

  我再次感谢艾瑞克·安卜勒同学。使他让我有了思想源泉。这也是一本小范围小思维的书籍。他甚至都没有超过一个小旅馆和十几名游客的范围。正是这种推理加间谍的感觉,让人读起来当时昏昏欲睡,其后回味无穷。

  当然,说道《间谍墓志铭》,还有一本书也不得不提,那就是约翰·巴肯写的《三十九级台阶》。这本书后来被希区柯克拍成了悬疑电影,我实在接受不了。

  《三十九级台阶》是英国作家约翰·巴肯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从南部非洲返回英国的采矿工程师理查德·汉内为阻止国防绝密文件落入德国人之手,与德国间谍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小说的文笔通俗细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惊险瞬间目不暇接,不愧为一部脍炙人口的惊险小说。

  虽然希区柯克确实是个大师,但我还是想质疑一下,为什么一部好好的间谍小说,没有拍成大场面的大片,反而会拍成一部悬疑片呢?不过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或是喜欢希区柯克的同学肯定要骂我,说我不懂悬疑片的奥妙。其实我不是否定希区柯克所有片,我只是在想,但凡和改编及票房挂钩的时候,电影总是和文学作品脱钩。

  好吧,说远了,回到主题。

  第三本书,当然要说说那个颇负盛名的英国著名间谍小说作家约翰·勒卡雷的巨著《冷战谍魂》了。我个人比较喜欢老约翰的文笔,我觉得他可能接触了一些为政府工作的人员,而且这些人员甚至向他阐述了某些任务的处理方法。不然依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去看世界,不会写出这么现实的东西。老约翰很多作品都被搬上荧幕,比如前年大热的那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2001年的《巴拿马裁缝》、1965年的《柏林谍影》等等等等。老约翰同学的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的间谍形象立刻就能涌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在《冷战谍魂》中,老约翰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英国资深间谍亚历克·利玛斯亲眼目睹自己最得力的手下被识破,并当场遭到枪杀之后,心生倦怠,准备退休。但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在东德建立起来的间谍网被个个击破,“此恨难消”,毅然接下最后一次任务,潜入东德、孰知却陷入了扑朔迷离的危机中。

  对于间谍小说司空见惯的朴树迷离,我实在只能说,由于我的思维确实有限,所以不得不向老前辈们学习这种罗织朴树迷离的办法。因此在《战火》系列中,我不仅罗织了一个通天迷局贯穿整部作品,更是在每一部每一季里头都穿插了各种迷局给大家去遐想。我承认自己写的不好,但这并不能打消我创作的积极性,我想每一本小说在编写阶段,都会经历这种漏洞百出的低谷吧。我只希望能在以后的创作中,把这些漏洞一个个去补上。

  第四本书,也是我整部《战火》系列所要致敬的一本。尽管它并不是有史以来所有间谍小说中最好的,但它确实是我认为的最优秀的一本书。

  电影名字叫《谍影重重》,然而不得不说,电影又一次背离了原著。

  我希望大家能记住原著的名字,《伯恩的身份》,它的作者就是美国鼎鼎大名的罗伯特·陆德伦。

  陆先生生前和死后大概有三十多本著作传世,其中《伯恩的身份》是最为有名的,又译作《神鬼认证》。他本人及其小说深受世界各地粉丝的追捧。连《达文西密码》的作者丹·布朗也对其崇拜不已,称自己“最喜欢陆先生的情节布局”。

  我也是。

  陆先生的线索总是铺垫在谜团之后,而且每遇见一个线索,陆先生总是会引出数个谜团。在他的小说中,主角只有不停地破解谜团才能得到生存。这也是我个人极其喜欢的创作方式,这样在找来找去中,才能发现世界的秘密。其实这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在未知的前方,将有什么事情等着我们呢?只有冒险和经历,才能带给我们答案。

  芝加哥太阳报这样说:如果你明天有事要做,就千万别翻开陆先生的书。

  欲罢不能。欲罢不能的根源就在于线索和谜团的双重纠缠,事实和浓雾交织在一起,每当你想拨开这浓雾的时候,你会发现,近在眼前的事实突然比那浓雾更加朴树迷离。于是你就继续前行,继续伸手拨开浓雾,试图探寻最深处的真相。

  间谍小说对于我个人而言,有着无法替代的情感。就像金庸先生带我走进了武侠世界一样。一旦进去,立刻发现自己沉迷于此并且无法自拔。书籍的魅力大抵也是这样吧。要是你也有自己沉迷的世界,请快快加入我的讨论吧,我喜欢各种聊天。

  末了,加说一句,为了不让大家失望,也为了支持我的朋友们,我保证努力每天更新一万字。可能有的时候太忙了无法实现这个承诺,但是不断更,是我必须保证给大家的。


  (https://www.biqwo.com/dudu/197/197420/1044816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