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之煌煌北荒 > 第十五章:为吾大汉 可战可死

第十五章:为吾大汉 可战可死


  雁门关墙上,一个个战士寻找到可以依靠的物体,寻找不到的直接就地躺着,人人都疲惫,厮杀了整整一天,高度紧张的精神,奋力战斗的身体。双重疲惫下,很多战士一休息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高顺一步步的朝主楼走来,看着路上一个个陷入沉睡的战士,他的内心多了一丝悲伤,不知道今天还能剩下多少人能活着睡着了。

  韩烈用一块破布轻轻的擦拭着染血的钢枪,朝着刚刚走过来的高顺开口道:“刚刚张威带着预备队清理的时候顺便告诉了我我这边和右翼的伤亡情况。我这边战死一百一十六人,轻伤二十三,重伤五个。右翼的战况十分惨烈,战死两百九十三人,轻伤七十五个,重伤十一个。”

  他擦枪的手顿了顿,抬头向天空看去。“周末死了,被鲜卑的一个千夫长割喉。”

  眼眶微红,高顺长叹一声,强行压住将要流出的泪水道:“左翼情况最好,战死八十一人,轻伤七个,没有重伤。”

  韩烈一拳头砸在关墙墙壁上,“加上白天,第一天我们就损失了七百人,这样下去,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三天!”他明白鲜卑人伤亡也很大,怕是有足足四千多人了,可是鲜卑军人多啊,就是拼消耗也能拼完自己这两千人,不!一千三百人了。

  “预备队还有多少人?”

  “没了,全部补到右翼了,现在右翼补了人也不到六百,我让小战留在那儿了,那小子这次斩了两个千夫长,有他在右翼还能轻松点儿。”

  “这样啊,我知道了。”高顺点点头,不再说话,径直走到一个布袋前面,靠着布袋眯上眼睛。

  “报,太守大人,炼兵坊送来了三台投石车和一百捆箭,还有...炼兵坊坊主说,已经没有材料了,只有这些了。”一个战士,快步跑来,站到韩烈身前。

  韩烈目光不知道在看何处,只见他轻轻的点头。

  煌煌北荒,崇山峻岭,雄壮雁门,浩瀚并州...我是否能让你们不受鲜卑人马蹄的践踏呢?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会尽力。

  雁门作为北荒并州的屏障,这么些年来,一直阻挡着强大的鲜卑人南下的步伐。

  自从公元前一一九年,卫青镇守边关,霍去病封狼居胥,汉军大破匈奴,匈奴被迫北迁,失去漠南。之后崛起的乌丸人臣服于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

  鲜卑韬光养晦,在卫青霍去病,汉武帝相继离世,汉朝突然陷入王莽之乱时期,趁机大举发展,吞并小部落,征伐大中型部落,一步步逐渐壮大。

  等到刘秀平乱,建立东汉,有空处理北荒事宜的时候,鲜卑已经发展的无比壮大,除非全侵北荒之力征伐,否则不可敌,无奈之下派出使者,要求和亲,增进两国友谊。

  鲜卑王十分清楚大汉国虽然此时刚刚稳固政权,但是实力依旧庞大无比,自己国家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大汉,况且刚刚扩大领土的自己也需要消化一下实力暴涨后的一些事宜,就热情的答应和亲,双方签署和平契约。

  大汉与鲜卑和平发展百年,直到鲜卑历史上最有能力的大王,檀石槐!

  檀石槐自幼在外祖父家长大,为人勇敢健壮,富有谋略。檀石槐十四五岁时,有一个部族的首领掠夺走他外祖父家的牛羊,檀石槐只身骑马追去和他们交战,所向无敌,将被抢去的牛马全部追了回来。自此以后在部落中深受众人的敬畏和信服。檀石槐制定法令,审理诉讼,没有人敢违犯,于是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檀石槐在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和歠仇水(今东洋河)畔建立王庭,位于高柳(今山西阳高)以北三百多里。檀石槐兵强马壮,非常强盛;东部和西部的部落首领都向他归附。檀石槐趁此机会向南劫掠东汉边境地区,北面抗拒丁零,东面击退夫余,西面进击乌孙,完全占领匈奴原先的全部地盘,东西长达一万四千多里?,南北宽达七千多里,山川水泽和盐池都在其管辖范围。

  永寿二年(156年)七月,檀石槐率领三四千骑兵侵犯东汉的云中郡。

  延熹元年(158年)、延熹二年(159年)和延熹六年(163年),鲜卑多次侵犯东汉边界。

  延熹九年(166年)夏天,鲜卑分派几万骑兵进入东汉沿边的九个郡,并且杀害掳掠官吏百姓,于是东汉朝廷派张奂进攻鲜卑,鲜卑人这才出边塞离去。朝廷对鲜卑的长期侵犯感到忧虑,但又无法控制,于是派使者带着印绶,打算封檀石槐为王,并且与他和亲。

  可是檀石槐不但不肯接受,反而对东汉缘边要塞的侵犯和劫掠更为厉害。檀石槐将自己管辖的地区分为三部:从右北平以东,直至辽东,连接夫余、濊貊等二十多个城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直至上谷郡的十多个城邑,为中部;从上谷郡以西,直至敦煌郡、乌孙等二十多个城邑,为西部。每一部设置一名首领管辖。

  熹平六年(177年)八月,汉灵帝派乌丸校尉夏育由高柳出发,破鲜卑中郎将田晏由云中出发,匈奴中郎将臧旻率领南匈奴单于由雁门出发,各自率领骑兵一万多人,分兵三路出边塞,深入鲜卑国土二千余里。檀石槐命令东、中、西等三部首领各自率领部众迎战。夏育等人遭到惨败,甚至连符节和辎重全都丧失,各自带领骑兵数十人逃命奔回,汉军战死的士兵占十分之七八。

  光和四年(181年),檀石槐去世,时年四十五岁,他的儿子和连继任首领之位。

  和连的本事和他父亲相差甚远,所以由于当时形势所限,鲜卑尚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檀石槐死后,联盟瓦解,鲜卑又分裂为许多互不相属的分支。

  大汉国的边塞这才有了喘息的机会,北荒趁机重修雁门关,将其定为北荒并州之屏障。

  雁门建立后,南鲜卑王族慕容氏深感利益受损,无法进北荒掠夺资源,所以出兵凶猛的攻击着这座北荒雄关。

  这次,慕容氏显然是失去了耐心,派出了在慕容氏有“常胜”之称的慕容奎率领三万大军压境,目的就是势必拿下雁门关。

  韩烈十分清楚最快的援军应该就是云中郡的武进县的援军了,可武进县只是一个县城,满打满算不过两三百人,只是杯水车薪,他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云中太守程辅,定襄太守刘扬能率军来援,那么雁门关就能保住。

  看着被组装起来的投石车,韩烈心头微松,一股困意袭来,铺天盖地,将他淹没,他直接躺在地上,睡了过去。

  北荒没有中原的富饶资源,没有西凉的繁盛商业,没有南国的诸多才俊,也没有东荒的浩瀚汪洋。但是北荒从来不缺铁血的勇士英豪!

  “太守大人!”内关外有一伙儿山匪,说是直到鲜卑人大举入侵,特来助雁门关一臂之力。”一个头上扎着布条,身上就几片布甲,一看就是预备役里的军士的少年跑到关墙上,看着刚刚睡醒,睡眼惺忪的韩烈。

  “嗯?领头的是谁?”韩烈意识清醒了些,皱眉道。

  “大人,领头的叫刘毅,说是辽东那个方向过来的。”军士有些紧张的回答着,平时也就见过这位太守大人一两次,如今这位大人眉头一皱,真的是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刘毅?”韩烈脑子中极力搜寻着此人的信息,一会儿才轻舒锁紧的眉头。

  他想起来了,这人原本是辽东的一个小型家族的子弟,辽东遭遇鲜卑人入侵,柳家被灭,家破人亡,而当时的辽东太守右无能,只会剥削百姓,却无法阻挡凶悍的鲜卑人,刘毅一怒之下连同暴民杀了太守,上山为寇。

  “张威!跟着这位小哥,带那个刘毅来见我。”韩烈喊了声一边摆弄着铁旦弓的张威。

  张威起身,带着军士走远,不一会儿就返回到关墙上。

  柳毅是个双眼明亮,身材偏瘦,但个头却不低的青年男子。

  “见过太守大人。”柳毅抱拳行礼。

  韩烈站起身来,高大的身躯散发着一股隐蔽的气,缓缓包围了眼前的年轻人。

  “你来雁门所谓何事?你可记得你还是辽东通缉的罪犯?”

  柳毅轻笑,再行一礼。“在下当然知道!之所以冒着被捕的风险也要来这里,是因为,吾以及吾手下兄弟,有颗杀胡心!鲜卑人杀我家人,辱我同胞,践踏我北荒山河,身为男儿,岂能不恨!岂能不顾!故,柳毅遣散家中尚有亲人的数百兄弟,只带这一百三十三名一心为国,惟愿杀胡的孤身勇士,向大人请战!”

  韩烈虎躯一震,抬手抱拳:“小哥大义,韩某佩服!”

  “连同你在内,一百三十四人,准战!”

  柳毅深深鞠躬,“谢大人高义!”

  柳毅在张威的指挥下,赶往了防守压力最大的右翼。

  主楼汉字大旗下,韩烈眯眼直立。

  眼睛聚焦在这随风飘扬的大旗之上,你是这么的充满魅力,能引无数英豪抛头颅,洒热血!他也不知道自己从何时何处得来的为国心,他只知道,自己肯为这面大旗,这个汉字!粉身碎骨!

  他和这雁门关墙上活着和死去的两千多名战士都有着一个坚持,为吾大汉,可战可死!


  (https://www.biqwo.com/dudu/151/151387/799153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