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左道 > 第六十五章 铜钱满街你来数

第六十五章 铜钱满街你来数


  见到冯县令问得十分郑重,李三思不由得怔了一怔,笑道:“你不早就知道我是直隶人氏么?见有我的堂弟在此为证。”

  冯县令缓缓摇头,双目直勾勾地盯着李三思道:“别人或许看不出,你当我也看不出么?他又怎么真会是你的堂弟,你又怎么会是一个小商贩出身?你的见识十分高深奇特,恐怕不是我大明百姓所知。你尽可大胆实说,不论多么离奇的说法,我都不会讶异。”

  他这番话说得十分诚挚,李三思差点冲动地脱口而出,想要直说自己本来就真不是大明的人,是穿越而来的。但是这话毕竟说不得,说了也没人相信,也不过徒添烦恼而已。

  李三思叹了口气,说道:“不错,李四明的确并不是我的堂弟。只因为我自己也全然不记得我是从哪儿来的,所以才冒认作他的堂哥罢了。”

  冯县令见他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也就只好不再追问,心中却毕竟存下了这个疑窦。

  ……

  第二天,李三思连同曾大宝和李书办,三人大摇大摆地径直到了蒙阴伯府,叩响门环,让门房通报温继怀:“讨要赌债的来了。”

  李三思原以为凭温继怀奸滑个性,他会磨磨蹭蹭,想方设法刁难自己,拖着不给。哪知温继怀并不装缩对乌龟,很快就出来了,满面笑容地向李三思拱手道:“恭喜恭喜,佩服佩服。李兄的运气真好,当真是好一个狗屎运!”

  言下之意,这自然是在说李三思之所以赌赢了,不过是因为运气好,刚好遇着天上下雨而已。

  李三思也懒得跟他多说,开门见山地伸出一只手道:“愿赌服输!给钱!有全县百姓作见证,你还想赖不成?”

  温继怀敛住笑容,不屑地轻哼一声,道:“区区数千两银子,怎能入了我的眼?我赖什么赖,只不过你先前已经欠了我府里九千两银子的粮款,两相冲抵了就是。”

  李三思大摇其头,正色说道:“不然,非也!我欠你的粮款是生意帐,有契据在,约定两月内归还本息,就是两月之内,眼下时辰未到,你可不能逼我。你输给我赌债,这可是要立马清算的。骡子虽然是马的杂种,但是一骡归一骡,一马归一马,两回事,怎能混为一谈?”

  温继怀大笑数声,将纸扇在左手掌心里一拍,说道:“哼,我早料定你会有这番说辞。钱早就给你准备好了。也罢,我输给你的赌债就先往你手里放上几天,你迟早得连本带利还回来,也不怕你跑了!”

  说完,他朝身后的跟班吩咐了两句。

  不一会儿,一名伯爵府里的仆人推着独轮车出了大门。温继怀当着李三思的面儿,一把揭开了独轮车上的蒙布。李三思惊奇地发现,这一满车居然都是铜钱,而且都还是不带绳串的。

  温继怀朝李三思不怀好意地一笑,接着伸手向推着车的仆人作了倾倒的手势。只听见哗啦啦一阵响,满车铜钱就这样被一股脑倾倒在李三思跟前,将他的脚都埋住了。

  李三思既惊又怒,道:“姓温的,你这是什么意思?”

  温继怀笑道:“什么意思?我给钱啊!赌约上只说赌注是九千两,可又没说一定要银票元宝。这铜钱折合成银两,又有什么不对吗?哈哈!”九千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全都折合成铜钱,数量就十分巨大。他这是存心在为难李三思,想看他的好戏。

  说话间,不断地有装满铜钱的独轮车地推将出来,一车一车地倾倒在伯爵府门前的空地上,也不知是有多少车。不一会儿,就铺得跟一个打谷场似的,足足占满了半边街道。这些推车的仆人显然也领会了自家的歪脑筋主人温继怀的心意,故意将铜钱倾倒在东一堆、西一堆,活像是懒驴懒马拉的稀屎一样,零零散散倒处都是。

  曾大宝和李书办看了这副情景,不禁目瞪口呆,倒抽一口凉气,心里都是一个念头:这也亏得伯爵府财雄势大,产业众多,否则即使家财丰富,一时之间也决难拿出如此海量的铜钱出来。而且大多还都是烂掉绳串,发了霉迹的铜钱,由此可见,这此铜钱在伯爵府的府库足足放了好些年没动过。

  温继怀刷地甩开折扇,好整以暇地摇了一摇,笑吟吟地对李三思道:“李兄,钱已给足。这就请你当面点收吧!本公子向来事忙,只能等你半个时辰。若是你半个时辰点收不完,本公子就只好当你已经收迄数目,钱据两清了。”

  李三思捏紧拳头,瞪眼看着温继怀,心里真想狠狠地揍这个一肚子坏水的混帐一顿,可是转念一想:这满街的钱不正是我从小的梦想么?这尼马是真正地能让我数钱数到手抽筋啊!

  温继怀装模作样地轻摇纸扇,下巴高高扬起,一副小人得志的神情。

  曾大宝担心李三思忍不住动起手来,正想着拉住他。李三思忽然大声喝道:“曾大宝,赶紧去给我买两捆草绳过来!李书办,备笔墨,记数!”

  两人飞跑着去了。片刻之后,两人都各自拿着相应的东西回来了。李书办从邻街的一个店铺借了一来桌子和一叠纸,就在街上摆好架式。

  曾、李二人一齐看着李三思,问:“李爷,咱们这就开始点数?”

  “就靠咱们几个,点个屁!喊人帮忙!”

  “喊谁?喊几个?”

  “能喊多少是多少,有手有脚,能数得到十的人,都给我喊过来!”

  才吩咐完,李三思自己就放声大喊起来:“乡亲们,街坊们,各位大叔大伯,兄弟姐妹们!李师爷李大仙赢了蒙阴伯府里的温公子的钱,大家快过来看热闹,过来帮忙点数目啊!”

  曾大宝、李书办两人会意,也学着李三思放声大喊起来。片刻之间,就聚拢了数十上百名看热闹的街坊邻居。看着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和这铺满街道的铜钱,李书办暗暗有点担心会发生哄抢事件。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围观的百姓无论贫富老少,竟然没有一个俯身拾取铜钱,也更加没有人起哄叫喊什么“抢钱”。

  按照李三思的吩咐,曾大宝提着两大捆草绳站在满地铜钱的另一头儿,李书办铺上笔墨纸张,在这一头儿等着记数。准备就位后。

  李三思冲围观的百姓大声喊话道:“在下有请各位乡亲们,街坊们,大叔大伯,兄弟姐妹们帮个忙。每人从曾大宝那里拿一根草绳,从地上拣起十个铜钱穿成一串儿,再走到我这里来,放在地上,整整齐齐地堆在一起。”

  李三思的指令简单易行,清楚明白。在场不论读过书没读过书的,全都一下子听得懂了。

  话音刚落,就有许多人涌向曾大宝那里,纷纷伸手从他那儿抽取草绳,转身就从地上拣取铜钱,数到十个就穿成一串,然后走上二十步,放在李书办这里。按照李三思的吩咐,每有一串铜钱放在他面前的地上,他就在纸上画上一笔,五笔凑成一个“正”字,这也是李三思教给他的计数方法。

  到得后来,闻讯赶来帮忙的百姓越来越多,李书办一笔一笔地画“正”字,画得都有点手忙脚乱了,幸亏又有几位能写字的百姓自告奋勇地拿来笔墨帮忙画正字记数。

  就这样,有人发草绳,有人穿铜钱,有人画“正”字,有人跟着统计“正”字的个数,有人自告奋勇地帮忙码放清点好的铜钱。整个现场完全流水作业,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效率惊人。

  原本一门心思想看李三思笑话的温继怀,登时就傻了眼,看得呆了。他自忖这么个数钱的法子自己也想得出来,可是决计不敢用,谁能防得了这么多百姓哄抢满地的钱财?他哪里想得到因为李三思在萧山县多行善举,颇有义名,加上这一回祈得了雨水,在萧山县众百姓眼里,更是成了半个活神仙一样的人物,对李三思是敬爱有加,又哪里有人肯动或是敢动抢钱的心思?

  李三思之所以敢用这个法子,也是对自己声名的自信和百姓纯朴本性的信任。再者,他本来就没有将这些钱财放在心上,也不怕有哪个穷苦百姓拿了一串半串去。先有非常的胸怀名望,然后才会敢使出这样的非常之法。

  不到小半个时辰,这铺满小半条街的铜钱竟然全被清空点完数了,一枚一枚都串在了草绳上,堆码整齐。温继怀给出的时限是半个时辰,他原本料想李三思在时限之内无论如何点不完数,这一下居然是失算了。

  李书办将帮忙记数的人报上来的铜钱数目加总在一起,大声向李三思禀报总数:“李爷,合计是七十六万四千八百八十枚铜钱。按一两银子折合一千文记,折合银两共计七千六百两八分八厘。”

  李三思大步走到傻了眼的温继怀跟前,朝他伸出手道:“姓温的,钱没给够,尾数补来!”

  ---------------------------

  码字是一件很累的事,尤其是新人,需要各位看官的大力支持。各位看官若是觉得看着有点意思,记得给个推荐票,收藏一下。若是能费神留个书评,给点意见,那就更加好了。


  (https://www.biqwo.com/dudu/14/14798/433663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