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清神捕 > 第502章 回军乞降

第502章 回军乞降


  此时清军左翼的指挥官都聚集在一起。正在商量改道还是修路。董志原不是崇山峻岭一条路。好几条道路可以通往勇阳府城。而且绝大多数黄土高坡都沒有如此陡峭。

  在征询了工兵哨的意见之后。郭宝昌定下决心。说道:“还是先修路吧。不能便宜这些臭虫。老子有得是时间。饿死他们也不能让他们逃跑。”

  李国楼说道:“我沒意见。要不找个人上去和他们谈一谈。”

  “报告。回军守将胡大贵、杨文羽派信使來了。”郭宝昌还沒有回答李国楼的话。一名戈什哈就报告有回军下山來谈判了。

  站在山岗上察看地形的一帮军官。都愣住了。还沒开打呢。怎么回军就想投降了。适才脸色都很凝重。立刻变得跃跃欲试。兴奋得差点沒蹦起來。

  郭宝昌稳住心态。老谋深算的捋着两撇精心修饰过的胡须。含而不露道:“嗯。说曹操曹操到。李长官是员福将嘛。把那名耍嘴皮子的人带來。我來会会他。哈哈哈哈。”

  郭宝昌舒心的大笑。从來沒有这么顺利过。看着李国楼那张小白脸说不出的喜爱。五虎上将“赵子龙”竟然是他的手下。这次进军勇阳府城。他的左翼应该是伤亡最少的一路人马。

  “郭守备。一來就有好消息啊。”李国楼和其他军官一样。欢喜之色尽在脸上。一顶官帽而已。朝廷奉送高帽子给投降派。原本就臃肿的衙门再塞些人进去也不为过。大清有得是所谓的记名官衔。先给一份俸禄。总有机会走马上任的。在大清为官。有诸多福利待遇。还有传给子孙享用的萌阴。至于俸禄微薄。那是和走马上任的官员比较。若是和平民百姓來比。光拿一份俸禄。就比老百姓好数倍了。

  “奶奶的。胡大贵原來跑到这里來了。我呸。”郭宝昌看着高耸的堡垒。有些恼恨。原本还想抓住胡大贵。來一次掏心挖肺。吃人心肝比赛。沒良心的叛徒。白拿朝廷俸禄了。

  “哦。是这个胡大贵呀。郭守备别太较真。成王败寇。我们的祖宗就是这么活过來的。”李国楼对于投降派一点也不歧视。天意重新回到大清这里來了。若是改朝换代。他也会顺应民心。投靠新的主子。

  忠贞不屈的人。都沒有后代。他们这些汉人都是屈膝投降顺民的后代。沒有例外。除非漂洋过海去做异国的侨民。那些痛骂满清残暴。以推翻满清为己任的人。也是顺民的后代。大清倡导忠义无双的关公精神。却在接纳一批批投降派。还给予封赏和官职。说的和做的是两码事。

  所谓“育教愚人”。就是愚民政策。谁若是以关公为楷模。那才是无药可救的傻子。

  郭宝昌眼珠子一瞪。对李国楼翻起白眼。他可沒有悖逆人伦道德。去认满人为祖宗。小白脸就是一个不要脸的臭虫。和投降派一样可耻。

  李国楼看出郭宝昌的表情的深意。却脸不红心不跳。岿然不动的站定。他不是一名有节操的文人。而是追逐名利的小人。这样的人才活得潇洒。才能跃过龙门。成为一代枭雄。高风亮节的文人。只能伏于案几。奋笔疾书。诉说世道的不公与黑暗。

  李国楼才不在乎别人背后怎么看他。他只要活得有意义。做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事。而且成功伴随着他。出卖祖宗。出卖国家利益。听上去很可耻。但国家的掌权者都以各种理由出卖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只要国家还不够强盛。就会做这种肮脏事。这叫权术的合理运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后人骂起前人理由充分。痛心疾首的怒斥前朝的腐朽沒落。身处困顿的环境之中。同样会做出正确的抉择。出卖利益來换取修生养息的时间。这就叫蛰伏。正是韬光养略之术。

  面对现实最重要。后人怎么说。那是马后炮。痛骂一段耻辱史。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所谓卧薪尝胆。就是出卖尊严和利益。否则就不是卧薪。而是躺在棺材里了。连政权也不复存在。自身难保。谈什么奋起直追。千秋伟业。

  玉石俱焚。奋战到死。只是表彰一种气节。并不能改变失败的命运。李国楼才不要做悲情英雄。他要战胜敌人。把悲剧送给敌人。他只要赢。不论手段多么卑劣。让多少人痛恨。还是要赢得胜利。

  至于二面三刀的投降派。只要足够强大。就有敌人投靠。对于这些投降派要善于利用。不能重用。最好让他们赴死。下一次爬城头。就用投降派。李国楼阴暗的心里作怪。一双细长的眼睛。盯着回军的说客严长工观看。

  郭宝昌威严挺立。亲自接见古灵精怪的严长工。郭宝昌用眼一扫。好似杀气腾腾的勇士。严长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叫道:“郭守备。小人严长工给你请安。”

  “嗯。严长工。现在我们是交战的双方。胡大贵这个王八蛋。有什么话说。”郭宝昌一副高高在上的气派。沒有让严长工起身。这是回军自己服软。他占据谈判主动。

  严长工看见四周有民夫在伐木。知道清军已经在修路。但他一点也不怕。早就百炼成精。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胆寒。舔着脸道:“尊敬的郭守备。汉人守将胡大贵、回人守将杨文羽。向你问好。愿意为大清出一份力。”

  李国楼差点沒笑出声。一摸鼻子转过身。一个叛徒对于一支军队的伤害是致命的。幸好回军收留了这么多哥老会成员。混迹江湖黑道的人。善于钻营。凶狠残暴。还会在危险关头使用各种手段摆脱困境。很多投降派并不是真心悔过。只是权宜之计。只要离开险境。又会扯旗造反。所以该杀还是要杀。就算背负背信弃义的骂名。也要把这些不安定因素消除。李国楼猜不透郭宝昌内心的想法。只能静观其变。

  郭宝昌冷笑一声:“哦。是嘛。大清最仁义了。只要胡大贵肯放下屠刀。我代表大清政府热烈欢迎。我给予的保证就是一个不杀。至于官帽嘛。你也看见了。我只是一个守备。军令让我前进杀敌。沒有让我坐下來谈判。我可沒有时间瞎扯蛋。不过营官级别还是沒问題的。再大的官。我可沒有。”

  严长工瞥眼李国楼背影。胡大贵、杨文羽才五百守卒。还是守在孤悬在黄土高坡上的荒蛮之地。哪有大的谈判余地。他们要求不高。放一条活路。自成一营就烧高香了。胡大贵不会放下手里的武器。这是投降派的立命之本。也是投降派的规矩。投降派总要留有部分的兵力。这样的结果。投降派才会相信大清不会秋后算账。

  听见郭宝昌答应给予胡大贵、杨文羽。营官的待遇。严长工蹦蹦直跳的心。落下來了。他最怕的就是朝廷不许胡大贵投降。不过应该不会。胡大贵好像作恶还沒杨大娃子多。沒理由厚此薄彼。严长工献媚的说道:“多谢郭守备宽宏大量。肯收留浪子回头的胡大贵和回军九帅杨文治胞弟杨文羽。不过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郭守备。你的饬令上要请李长官作保。”

  李国楼一个愣神。转过身躯看向严长工。万沒想到他收留安杰、杨大娃子等人的事迹。回军已经传播开來。急道:“严长工。你怎么认识我。”

  严长工心想他又不是傻瓜。这么大一面李字旗。他又不是文盲。会不知道是谁的旗号。嘴上道:“李大人的威名早已妇孺皆知。常山赵子龙。大清只有一个。”

  李国楼听着舒坦。不过这里不是他做主。不由把目光射向郭宝昌。一个画押算个屁。翻脸无情照样杀。

  郭宝昌心里早就乐翻天了。不过神色依然保持一股杀气。杀气腾腾的说道:“这本官也可以做到。李大人也肯作保。只要胡大贵、杨文羽下山。重赏二千两银子。不过本官在这里下最后通牒。明天卯时二刻。本官要看见所有的回军从山岗上走下來。过了吉时。我一个也不要了。我想你们的粮草不会超过半年。我不去攻打。饿也饿死你们。”

  严长工油头滑脑的说:“郭守备。粮草还算充足。我们还能为大军提供一些帮助。不过柴薪不足。要不了多久。上面的人就要吃生的了。”

  李国楼看着这名死士。这就是不要命的主。來到敌营还能谈笑风生。平添一份好感。随口道:“严长工起來说话。告诉本官。上面还有多少人。”

  “这个······”严长工站起身。低着头。两只眼睛骨溜溜乱转。吞吞吐吐不肯说。最后想这样不好。小心翼翼的说:“不到一千人。超过一个营的编制。李长官。这个不应我说。明天你就能看见了。”

  “哦。我相信你。是名勇士。赏。”李国楼神色那么从容。声音那么悦耳。好似珠玑在握的腔调。心里却在想还是汉人沒有骨气。把投降当做三十六计來使。接下來就沒有这么好的事了。勇阳府城必定是一场血战。

  严长工拿着郭宝昌的信函。上面盖着两名长官的印签和画押。得到两颗银锭。乐颠颠的往山上走。一面走一面把两颗银锭举得高高的。告诉上面的守军。好消息啊。

  郭宝昌看着严长工走路好似在跳扭秧歌。心里颇为不平。忿忿然骂道:“仙人板板的。造反还有好日子过了。我若是家底厚实。才不会放过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

  李国楼却露出欣慰的笑容。摸着下巴。颔首道:“郭守备呀。若是打仗都是这样就好了。可惜还是亡命徒居多。汉人狡猾之徒居多。回子一根筋的多。这场战不知打到何年何月了。”

  李国楼來前线才一个多月。已经感觉身心疲惫。毫无意义的战争。带给人只有心灵的创伤。国家还要借外债打仗。加重百姓的劳役和赋税。民族仇恨因为这场战争。而深埋在心里。这就是回乱带给国人的记忆。回民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幸好新疆和陕甘地区的回人。并沒有胜利大会师。否则整个大西北就永远脱离大清统治了。

  “我是希望这么打下去。越久越好。老子发大财。以后安南再打一回。”郭宝昌目露向往之色。乱世出英雄。他也想加官进爵。最好弄个伯爵当当。

  “打仗也能赚钱。郭守备心里很清楚是吧。若是在安南打仗替大清赚一笔钱。我也赞成打。若是只为安南人民的独立解放运动。弄一个天朝荣誉战。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仗。还是免了吧。民族运动。方兴未艾。我们可不能被人当猴耍。”李国楼认为打仗也要赚钱。开疆辟土就是赚了。为了子孙后代。牺牲点人力、财力也是值得的。要不学习普法战争。让法兰西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清廷就是这么被大英帝国整得死去活來。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志。学习西方先进理念。包括靠打仗变得国富民强。

  为荣誉这种虚的东西而战。有意义吗。嘴巴上说几句好话。磕几个头。又不是真的儿子。在附属国驻扎二千名大清军队。象征意义而已。沒有多大用处。其实这些附属国。还是独立国家。认一个名义上的君父。让天朝自鸣得意罢了。

  “你呀。就是官商的腔调。一股铜臭气。臭不可闻。我们可是大清帝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哪能和藩属小国谈钱呢。教化是要靠传承的。孔夫子沒教过你吗。”郭宝昌表现正人君子的风采。泱泱大国就该花钱展示实力。让各国來贺。学习大清文化。在文化上奴化周边国家。让附属国依附于大清。以后就能真心实意归化大清。

  李国楼拼命摇头。叹道:“老郭呀。不是我说你。时代不同了。沒有时间搞虚的玩意。人家把汉字都去除了。就是离心离德的体现。谁肯放弃既得利益。回人肯吗。董志原靠谈判拿得回來吗。你不要误人子弟。以为天朝放一个屁。人家也会当香的。看看回人造反就知道了。人家骨子里记仇着呢。教化一百年也沒用。只有靠绝对的实力。还有就是人丁分布。这个就不能说。你知道该怎么做。”

  郭宝昌也在拼命的摇头。他手下有回民。心知肚明的事。不说也在做了。转身走向军帐。一轮新的军事会议。正等待着他们。新的问題出现。明天又将是新的征程。


  (https://www.biqwo.com/dudu/1/1019/133657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